27年前,宣汉教师彭时体用10元在当地信用社入股,按照社员证上的约定,其后每年可以分红。27年后,当他拿着社员证去找信用社时,工作人员却告知,除退还10元的本金外,只能领取8.91元的利息……
入股27年 只能得5元分红?
据彭时体回忆,1986年,他在宣汉县花池乡小学当老师,那时一个月工资约三四十元。“当时有个朋友在乡信用联社工作,他推荐我入股分红。”股金为2元一股,在朋友的极力推荐下,他用10元购买了5股。他只听朋友说可以分红,但每年分多少,朋友也没明说。
“入股后,就一直没分过红。”在彭时体出示的社员证的分红栏上,记者看到一片空白。
今年8月份,彭时体的儿子得知乡里的信用社在退还股金,于是拿着父亲的社员证到花池乡信用社咨询,工作人员告诉他,除了可以退还本金10元外,只能得到5元的分红。因忘记带父亲身份证,当时就没有办理手续,工作人员也没告知其5元是如何计算的。
信用社回应
属存款化股金
“存了27年只有5块钱,平均每年不到2角的利息。”彭时体一家人对此非常疑惑。老人回忆,那时10元能买一百斤大米。彭时体的儿子认为,按照社员证的约定,既然已经入股,就是信用社的股东,应该享受到分红。现在信用社发展了,效益也好了,分红怎么也不止5元。
近日,宣汉县农村信用社有关负责人对此解释称,当时的股金并不等于股票,那个年代流行合作社额,交了股金就可以变为社员,社员能享受一定的互助贷款优惠。那时候的股金实际上是“存款化股金”,相当于存款而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股权。
“以前信用社经常出现亏损,按照规定是不分红的。”该负责人说,对于这类历史遗留的社员证或股金证,按国家兑换政策规定,一般将其转化为存款,并支付相应利息。至于5元的利息是如何算出来的,该负责人称不知情,如果出现了错误会立马纠正。
老人最终获利8.91元
之后,记者采访了花池乡农村信用合作社,柜台工作人员解释称,该信用合作社有不少人是1995年入社的,按照这个来算,到今年的利息就是4.95元。这几年大部分持社员证前来办理兑换手续的人除了退还本金外,都是按照5元的利息结算。由于彭时体的儿子到信用社咨询时,并没有说老人入社的具体时间,所以误以为是1995年办理的,所以告知只能获利5元,出现了差错。
“按如今的年利率3.3%计算,老人10元存了27年,算下来可以获得利息8.91元。”工作人员说。 老人听后不停摇头,称不打算兑换了,就把社员证留作纪念。
(本报记者 彭凡珊)
链接
400元存款30年只翻一番
1977年,成都的汤婆婆在银行里存了当时可以买下一套房子的400元钱,一忘就是33年。33年后,这400元存款产生了438.18元的利益,扣除中间几年需要征收的利息税2.36元,汤婆婆连本带息仅可取出835.82元。此事一度在网上引起热议。
(四川在线)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一无业男子因犯流氓罪、容留妇女卖淫罪、盗窃罪等“四进宫”仍不思悔改,年过六旬刑满释放后,又窜至宣汉县东乡镇、天生镇、黄金镇等地盗窃摩托车,再次落入法网。据悉,王某现年65岁,自1972年至20...
宣汉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宣汉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