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汉探索建立“108群众工作站”
“你看,我们和城里人一样也用上了自来水,好方便。再也不用每天去挑水了!”春节前夕,达州市宣汉县龙泉土家族乡罗盘村64岁的尹大爷高兴地说。今年1月初,该乡“108群众工作站”接到罗盘村村民反映饮水难后,乡村干部积极为该村争取了人畜饮水工程,解决了饮水难题。
宣汉县根据各乡镇全年一般有108个赶场日,农村群众逢赶场日集中到乡镇办事的习惯,在全县54个乡镇建立了“108群众工作站”,并组织村(社区)干部逢赶场日到工作站集中办公,为村民提供一站式服务。
□刘林涛 本报记者 万瑶
“一场一集中”
服务跟着群众走
“真是太好了,不到半小时就把本本拿到手了!”在毛坝镇“108群众工作站”,该镇堰口村村民胡清泉拿着刚办好的准生证,高兴得合不拢嘴,“以前办个事,我们是找了村社找部门,来回跑几圈!”
宣汉县依托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为辖区村(社区)开辟专用服务窗口,逢赶集日,由村(社区)派一名干部带上公章,到服务窗口上班,集中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民事办理、信访接待、纠纷调解等定点服务。
同时,针对孤寡老人、残疾人、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该县则全面推行民事“两级”代办制度,即各乡镇、村(社区)分别明确一名民事代办员,负责为他们提供到乡镇、县政务中心代缴代领协办等服务。
“一天一小结”
收集民意解难题
“没想到原来人人绕着走的臭水沟,现在竟成了散步休闲的好地方。”回想起曾经的臭水沟,观山乡社区居民张开德感慨万千。
据了解,“108群众工作站”在为群众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还有收集民意的功能。每个工作日,1名乡镇领导班子成员轮流到“108群众工作站”带班,全程监督村(社区)干部集中办公情况,协调解决疑难和跨村办理事项。
集中办公结束后,带班领导将群众反映的困难全部梳理分类,向乡(镇)党委汇报后,立即组织村(社区)干部召开“诸葛会”,寻找解决办法。待事情落实后,第一时间将处理结果反馈给当事人,做到一天一小结。
据统计,自108群众工作站建立以来,全县各地工作站共收到群众反映疑难问题3348件,收集各类意见建议7946条,成功破解疑难问题3285件,破解率达98%。
“一件一评价”
群众满意为标准
“唉,几年不提笔,这字写得不好看,你莫见笑哈!”正在认真填写评语的土主镇双树村村民侯宗寿,见记者在看他写的内容,顿时不好意思起来。说完,他在评价表的“非常满意”栏内认真地划了一个“√”。“108群众工作站”采用“一事一测评,四六定绩效”的办法,对各村(社区)在“108群众工作站”开展服务工作的情况进行测评考核。即:为群众每办完一件事情,就请群众根据干部的服务态度、质量和效率,按“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四个标准进行测评。年终,将领导的测评积分,与乡镇干部、部门年终测评积分之和计为组织考评成绩,占年终总评分的40%;将群众日常测评积分,与年底院坝测评积分之和计为群众考评成绩,占年终总评分的60%。最后,综合评定各村(社区)服务等次,个人优秀等级。“‘108群众工作站’,以服务跟着群众走为核心,以群众满意为目标,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宣汉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罗宾介绍。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万瑶)近日,记者从达州市推进民营经济发展会上获悉,2013年,该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735.59亿元,增长13.1%,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9.1%,贡献率达70.2%,已成为达州经济增长、财税增收、就业增加的...
宣汉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宣汉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