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止小叔子走失,陈耀会每次出门都要带上他。
恩恩爱爱的一家人。
□张崇耀 龚建华廖昌军 漆楚良 文/图
一位中年汉子伸开双臂,憨憨地笑着,让一位女子为他穿上厚厚的棉衣。妇女帮汉子穿好棉衣后说:“不要跑出去,外面有雨,小心着凉。”然后,转身走进厨房,忙着淘米洗菜,朝着另一个汉子说:“快去生火,准备做午饭。”两个孩子在一楼一底的砖瓦房里追逐嬉戏,场面其乐融融。
春节前夕,笔者走进宣汉县大成镇大地村14组,采访了这位叫陈耀会的女子。她带着小叔子出嫁,坚强地创建新家,其义举感动乡邻。
再苦再累也要小叔子健康快乐
今年49岁的陈耀会,因前夫去世,与现在的丈夫孙久座重组了家庭。与其他家庭不同的是,陈耀会是带着有智障的小叔子嫁过来的。
陈耀会出生在达州市通川区蒲江镇。1987年,她与宣汉县大成镇瀚章村的张康成喜结良缘,婚后生育两女一子,一家人过着平淡而幸福的生活。
然而,2001年,丈夫身患皮肤癌去世。临终前他拉着陈耀会的双手不放:“一定要把弟弟照顾好,他有智障,离不开你啊!”
丈夫去世后,陈耀会承担起照顾家庭的重担,婆婆王淑贤心疼地对她说:“会儿啊,你还年轻,找个人好好生活。”但陈耀会不忍心丢下70多岁的婆婆和身患智障的小叔子,多次婉言拒绝了婆婆的好意。
后来,经娘家人介绍,陈耀会认识了宣汉县大成镇大地村14组的孙久座。孙久座善良勤劳,经常到她家帮忙。在内心深处,陈耀会想与孙久座重组家庭,但面临一个难题:虽然婆婆能够基本自理生活,但智商只相当于4岁孩童的智障小叔子张银成怎么办?陈耀会内心纠结,找了一个机会向孙久座诉说了她的顾虑。出乎意料的是,孙久座欣然接受。他对陈耀会说:“你放心,我会把银成当成亲兄弟。”
2001年6月,陈耀会带着小叔子张银成嫁入孙家,组成了一个新家,婚后生育两子。
生活窘迫也要坚强地挺过去
孙久座3岁丧父,由母亲独自抚养成人。母亲患哮喘病,于2001年去世。因借钱为母亲治病,家里债务累累,小伙子一直单身没成家。
陈耀会带着小叔子嫁入孙家后,三个人挤在一间土墙房里。虽然他们的境况十分窘迫,但没有被困难磨灭斗志,靠自己的双手,坚强而又乐观地生活着。
“最近几年,农闲时,我在周边打短工做泥瓦匠,每年能挣万把块钱;农忙时,我就在家一起干农活,种土地10多亩,每年能收玉米3500公斤、稻谷4000公斤,除去农药、化肥等成本,有万把块钱的纯收入。”孙久座朴实地说,“只要自己勤快,一年下来,我们可以挣到2万余元。”
经过辛勤劳作,陈耀会家里经济条件逐渐好转。2002年,夫妻俩把原来破烂的土墙房改建成仅有底楼的砖瓦房。又经过六年的艰辛,一座一楼一底的砖瓦房终于落成,生活逐步有了起色。
27年坚守义举感动左邻右舍
张银成身患智障,至今生活不能自理。1987年陈耀会嫁到张家后,每天除了干好地里农活,还要精心照顾张银成的生活起居。
2001年,陈耀会带着小叔子嫁到孙家,一如既往地照顾他。陈耀会回忆,有一天下午,张银成想帮家里干点农活,偷偷跑进地里锄草,结果天黑不知回家路,一直站在地里发呆。陈耀会夫妇忙完农活,天已经漆黑,回家发现张银成不见了,连忙点起火把到处找,找了好半天才找到。从此,陈耀会做任何事都要带上他,怕他走丢了。
陈耀会嫁到孙家后,时刻牵挂着独居在瀚章村四组的婆婆王淑贤。她时常送去大米、猪肉等物资,还不定期不定时地给点钱,十多年从未间断。2012年4月,87岁的王淑贤去世了。陈耀会夫妇为王婆婆办理了丧事,花光积蓄5000元,还举债5000多元。
27年的坚守,陈耀会孝亲敬老的义举,感动了左邻右舍,她被县镇评为“孝亲敬老之星”。“在我们村、镇,甚至全县都找不到这样的好人,我们都要向她学习。”任了27年组长的牟光珍说,现在孝亲敬老已经成为村民的自觉行为。在陈耀会的影响下,大成镇大地村村民和谐、村风良好。
新闻推荐
编者按2015年全国科技活动周于5月16~24日在全国范围内举行,今年的活动以“创新创业科技惠民”为主题,关于农业科技推广的话题也引起了关注。长期以来,农业科技推广和农户接受之间有着较深的“隔阂”...
宣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宣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