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天,宣汉县红峰乡皇城村小丽一家沉浸在悲愤之中。20日,小丽陷入“发放贫困大学生补助金”陷阱,被骗5万元。目前,市、县公安机关正全力侦查此案。民警特别提醒广大市民提高防范意识,凡接到涉及银行卡信息的电话,一定要三思。
冒充发补助 骗新生5万元
20日上午,家住宣汉县红峰乡皇城村的小丽接到一个陌生电话,电话那头一名操着普通话的男士自称系“发放贫困大学生补贴”的工作人员。对方首先核实了小丽的身份信息,然后告知小丽带上自己的身份证、家中大人的银行卡到乡上办理贫困生补贴。
小丽家住红峰乡偏僻山沟,家境贫寒,母亲在家种地,父亲常年在外打工供她和妹妹读书。小丽今年以高考成绩580分被成都一所重点名牌大学录取,尽管学费让这个家庭有些为难,一家人还是十分兴奋,并为小丽申报了贫困大学生补贴。
因此接到电话的小丽喜出望外,当即带上存有父亲寄回的学费的银行卡前往乡里。在前往途中,对方又打来电话让小丽到邻近乡镇取钱。于是小丽赶到紧邻红峰乡的万源庙垭。“他们说的名字和专业都对!我根本没想到会是骗子。”事后小丽谈起被骗经过,十分后悔。
小丽到达庙垭后,对方让她找一台柜员机,他们给她“打钱”。按照对方电话“指点”,小丽来到一台柜员机旁边等待,对方询问小丽卡上余额后,要求她将银行卡上的钱款转到一个指定账号里,承诺几分钟后返还包括5000元助学金在内的全部钱款。小丽不假思索地将卡中的5万元转给对方。
很快,小丽发现自己再也联系不上那名“发放困难补助的工作人员”。
警方提醒 遇陌生电话要三思
小丽家人得知情况后,立即到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市、县公安机关迅速展开侦查。据民警介绍,这些骗子都是打电话给受骗人,告诉他们上大学可享受助学金,或国家补助款,有的家长和学生对此没有防备,因而受骗。民警介绍,骗子诈骗的对象均是今年录取的大学新生,受骗者多是东拼西凑才凑足学费的贫寒人家。
记者了解到,贫困大学生助学金要经过严格审批,学生持大学录取通知书及贫困证明等有关材料向当地政府提出申请,由当地政府根据学生贫困情况和申请人数进行初审,然后上报。如果没有提交材料,不会有助学金发生。
警方提醒,市民在接到涉及银行卡信息的电话时,要三思而后行。当接到自称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电话,称发放“贫困大学生补助”、“国家助学金”、“返还义务教育费”、“助学扶助款”等,要主动与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联系,要多向当地政府求证,查验真伪。 (本报记者 谢建荣)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宣汉消防大队依法对检查发现的违规使用彩钢板建筑进行临时查封,并责令其立即整改。宣汉消防大队在对宣汉县柳池工业园区一企业厂房进行监督检查时发现,该厂房内搭建了3间夹芯材料为可燃...
宣汉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宣汉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