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新闻 万源新闻 宣汉新闻 开江新闻 大竹新闻 渠县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达州市 > 宣汉新闻 > 正文

讴歌大好时代 传承传统文化 八旬老人身患淋巴癌仍钟情笔墨 读报写诗 充实晚年文化生活

来源:达州晚报 2015-10-29 13:03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读报写诗 充实晚年文化生活

当日中午,社区记者去拜访任老先生时候,他正伏案在为新写的诗歌斟词酌句,他的书桌上堆着厚厚一摞手稿。老人告诉社区记者,因自己从小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所写的诗歌多为七言四句的旧体诗,在读书看报的时候,如见到书报上有精彩的词句,便用笔摘录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以备自己不时之需,自己作诗之时就能信手拣来。

社区记者随手拿起他写的诗歌翻看,虽说是古体诗,但其内容却紧跟时代,还带点时下的新词儿。其中,有一首赞美家乡普光的诗句引起社区记者的注意:“日新月异大普光,美女帅哥工作忙;人民富裕逢盛世,吾生福地寿延长。”

诗歌虽然有些打油诗味道,但老人直抒胸臆的直白,让社区记者很是称赞。“这些诗歌我到打字店打成铅字,装订成册,留给我的后人们,让他们能感恩时代,感恩现在的幸福生活”,老人对社区记者说,“其实,我还有个心愿,要是能发表就好了”。

据了解,老人1949年初中毕业,18岁时,在成都中铁二院做设计工作,上班之余,还经常为其机关报写稿。退休后,老人坚持读书看报,《达州晚报》、《晚霞报》是他的最爱,年年必订。用他的话说,打牌度日,是在浪费光阴。家人在他的带动下也迷上了读书看报。

坚持练习书法

作品无偿赠人

在老人客厅的墙壁挂满装裱的书法作品,有“勤俭持家”、“福禄寿喜”、“四世同堂”等匾额。其书法多为狂草,似有一气呵成之势。“我为啥要写‘共产党好\’这四个字呢?”老人指着客厅正中的一幅书法作品对社区记者说:“我每个月拿着4000多元的退休金,我要感恩党的好政策,让我幸福度晚年。”

看着光装裱费用就达2000多元的书法作品,老人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他告诉社区记者,他从小就对毛笔书法情有独钟,成年后也一直坚持练习,从不间断。去年,就在他大病初愈的一天,一位孙辈来看望他,席间,孙辈提出要他写一幅拿回去挂客厅,他当时很是惊讶,现在的年轻人居然还有喜欢书法的?他马上就提笔为其书写。就是因孙辈的索要,激发起他极大的兴趣,虽然一只眼已经模糊不清,但他还是凭着平时烂熟于胸的对字的间架结构的记忆,不断地写,写好装裱后,无偿地送给周围的索要者。

“我热爱书法,我不为名利,我希望大家多学习书法,尤其是现在的孩子,不要沉醉于电脑、手机。写好我们自己的文字,将我们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这是老人最大的心愿。

(社区记者 梁俊)

有这么一位老人,他虽已82岁高龄,但他依然笔耕不辍,他虽患淋巴癌却坚持挥毫泼墨,在书写中找到乐趣,他的这种生命不息、学习不止,乐观对待病魔的生活态度,感染着周围的人们。他,就是家住宣汉县普光镇铜坎社区的任宗林老人。近日,社区记者拜访了这位老人,了解他与诗书笔墨的不解之缘。

新闻推荐

达州市5人荣获四川省优秀志愿者称号

记者24日从市文明办获悉,达州市通川区“众爱家园”志愿服务项目入围“四川省十佳志愿服务项目”候选名单,达川区地方税务局志愿者服务队入围“四川省十佳志愿服务组织”候选名单,宣汉县陈奎、大竹县...

宣汉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宣汉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讴歌大好时代 传承传统文化 八旬老人身患淋巴癌仍钟情笔墨 读报写诗 充实晚年文化生活)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