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新闻 万源新闻 宣汉新闻 开江新闻 大竹新闻 渠县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达州市 > 宣汉新闻 > 正文

七措并举 达州市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15-12-08 16:27   https://www.yybnet.net/

俯瞰达州全景。

达城夜景

俯瞰达城一隅。刘建朝摄

龙爪塔与洲河大桥相映成辉。唐富雄摄

达州市西外的金龙大道。罗轩摄

在达州市西外的莲花湖畔,一栋栋高楼正在这里拔地而起。每天清晨或傍晚,很多家住西外的市民沿着金龙大道北延线,悠闲地散步。一位市民感叹:短短两年时间,我亲眼见证了这里从城郊到城区的变化,眼看着一个个品牌开发企业进驻这里开始如火如荼地建设,也看着城市的触角伸到莲花湖,城市框架和规模不断拉大。

为彻底改善人居环境,打造“双百”目标特大城市,近年来,达州市充分发挥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优势,大力抢抓达州川东北经济区核心增长极等重大机遇,始终保持大抓新型城镇化建设定力,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主动科学作为,深化改革创新,新型城镇化率连续3年增幅稳居全省第一。

进入2015年,达州市按照城镇化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形态适宜、产城融合、城乡一体、集约高效原则,从城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中寻找增长点,通过七举措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切实走出一条符合达州实际的新型城镇化路子,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效。据数据显示,前9月达州市完成城镇基础设施26.4亿元,新增城镇建成区面积5.5平方公里,房地产完成投资63亿元。

A

强化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2015年,是达州市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的关键之年,达州市首先在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方面进行强化,保障新型城镇化工作的有序开展进行。达州市推进办认真领会市领导小组和市领导工作意图和要求,主动作为、创新作为。据统计,达州市先后制定印发市推进办工作试行细则,全市新型城镇化工作要点和实施方案、考核实施细则、简报、通知等材料50余份,向省推进办和市委政府上报材料30余份。

同时,扎实落实周例会、月讲评、季亮牌和信息数据收集报送等制度,加强牵头抓总和工作调度。特别在进入下半年后,先后多次深入大竹县、渠县、通川区等地调研检查,强化统筹协调和跟踪督导,不断增强城乡可持续发展动力,为新型城镇化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各县市区参照市上做法,层层分解目标任务,建立考核评比机制,传导责任压力,形成上下联动、部门联动、区域联动工作格局,保障工作务实有序推进。

B

优化城乡规划和发展格局

在渠县,城市规划把城镇绿色空间系统规划、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综合防灾减灾规划有机结合;在大竹,城市规划充分注入竹麻文化,融入时尚元素,深入历史文脉,打造富有特色的“城市印记”;在宣汉、万源,城市规划注重红色教育基地、荔枝古道遗址和生态涵养区保护,强化城市总体规划,控详规划和专项规划的科学统筹和有机衔接。宣汉县还加快了“多规合一”试点,确保新型城镇化的科学理念落到实处,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这些都是在《达州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指导下进行的,优化本地规划。据了解,达州市依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四川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等上位规划,深度融合《<四川省新型城镇化规(2014-2020年)>主要目标任务和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初步完成《达州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编制工作,科学确定城镇规模,合理划定开发边界,突出生态文化保护,优化城镇发展格局。“新型城镇化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工作复杂,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工作很容易流于形式。”达州市住建局工作人员如此形容达州市的顶层设计,就好比建房子,只有图纸画好了,框架搭稳了,后面的工作才能按照预期顺利实施。

C

提升产业支撑和就业能力

新型城镇化不仅是扩大城镇建设规模,把更多的农业人口引入城市,同时城市还要具备相应的产业支撑和就业能力,才能保障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如何科学引导农业人口进城,相关产业如何提升以支撑城市发展,如何给新增市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这一直是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思考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

达州市紧紧围绕强化产业支撑稳增长、扩就业、促发展这个重点,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坚定工业强市核心战略,深入实施“双百”工程,狠抓稳增长政策落实,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增长。

通过努力,达州市目前新培育10亿元目标企业2户,亿元企业11户,规上工业企业40户(其中小升规32户)。建筑业转型升级发展加快,到9月份,建筑业总产值完成188亿元,产业支撑能力大大提升。

同时,在就业能力的提升方面也成绩显著。前9月,达州市城镇新增就业2.85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0.68万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0.27万人。认定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59个,帮助在校大学生和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2242人。青年劳动者技能培训13614人,新增高级工712人、技师(含高级技师)132人,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172.9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17.3亿元。

D

加快中心城区和县城建设

据数据显示,前9月达州市完成城镇基础设施26.4亿元,新增城镇建成区面积5.5平方公里,全市房地产完成投资63亿元。

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中心城区和县城的建设是一项重要工作。2015年,达州市深入开展“项目落实年”活动,坚持以重点项目为支撑引领,大力推进北城滨江、西城马踏洞和莲花湖、南城三里坪、经开长田坝4大新区建设。如今,在北外滨江新区,沿江4.2公里滨江休闲带已打造完毕,其得天独厚的优美环境在城市之中独树一帜;西外莲花湖片区的开发已吹响了集结号,中迪.红星商业广场、仁和春天、莲花湖广场、十里水街等重点项目已悉数入驻,并已拉开了正式开发的序幕,将西外新区的建设推向了一个新高度;南城三里坪生态人文社区和经开区长田坝新区的开发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同时,加快建设中迪.红星商业广场、仁和春天、罗浮阳光、升华广场4个城市综合体项目,弥补了达州中心城区城市综合体方面的短板。争取省上专项补助资金5800万元投入市政设施建设,中心城区城市功能和辐射能力不断提升。

在县城的建设上,达州市下辖各县市区齐头并进,县城新区和产业新区加快发展。宣汉西区新城、渠县东城新区、开江城普新区、万源东区新城和大竹北城新区、东湖新城、东柳新区3大新区初具规模,经开长田新区、堰坝新区建设稳步推进。除了城镇建成区面积进一步扩大,达州市还通过游园建设、拆墙透绿,中心城区新增城市绿地面积3.5万平方米。

E

推进百镇建设和农房改造

除了加快中心城区和县城建设,达州市还加快推进全市17个省级试点镇建设,先后启动碑庙镇污水管网建设、双河镇老街道路硬化整治和雨污分流等14个重大建设项目,带动一批中心镇先行发展。在中心镇先行发展的基础上,带动周边乡镇共同发展。

据数据显示,前9月,达州市完成村镇建设总投资28.88亿元,完成17个省级试点镇开工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投资6.53亿元,占目标任务8亿元的81.63%,就地吸纳转移农业人口31408人,占目标任务3.8万人的82.65%。

同时,以农村危房改造为重点,有序推进农房建设,大大改善了居住环境。前9月完成农房建设16201户,其中农村危房改造开工9723户(含2015年提前下达的任务2598户),竣工6984户(含2015年提前下达的任务2598户),完成投资42650万元(含2015年提前下达的2598户完成投资11103万元)。

F

加大项目建设和棚改进度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达州市还着眼民生,保障重点,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保障性住房、交通、水利等民生工程建设,使新型城镇化成果惠及更多的人民群众。把更多的公共资源投向社会民生事业领域,在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同时,大力改善人居环境,大力实施“百万安居工程建设行动”,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指数。

积极争取省上补助加快交通项目工程建设,今年已先后下达农村公路改善工程226.4公里、公路安保工程(路测护栏)570公里,分别补助资金1.13亿元、6840万元。完成改善农村公路2596公里,占目标里程任务224%,完成投资20.4亿元;建成通村公路2258公里,占目标任务309%,完成投资15亿元。

目前,达州市今年已争取到四批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基础设施中央预算内资金,共计4.92亿元,涉及42个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59.6亿元,创历年争取棚改中央预算内资金新高。截至9月底,已开工21600套,完成目标任务22188套的97.35%,其中危旧棚户区改造开工(含货币化安置)19804户,开工率97.14%;完成货币化安置4061户,建设保障性住房1796套,农民工公租房已分配350套。

G

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机制

为进一步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达州市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机制。达州市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大力推行居住证制度,开通“网上户政”、下放审批权限,引导农业人口有序转移城市,目前达州市新增“农转非”19850人。

另外,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推进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和土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新增土地整理和“双挂钩”项目用地2万亩。稳妥推进大竹、渠县撤县设市;科学合理调整乡镇建制,目前,达州市共有11个乡分别设镇,另有21个乡申报待批。

贾金戈 王祖宏 严开川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罗轩

新闻推荐

“义商”王策 用大爱演绎巴山传奇

王策在果园里王策带着乡亲们在果园里干活在宣汉县茶河乡圣水村2200多亩果蔬产业园内,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条宽阔整洁的柏油路交错纵横,一座座造型新颖的小洋楼错落有致,前来观光休闲的游客,或三...

宣汉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宣汉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七措并举 达州市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