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下午4时许,市民张大爷致电本报社区记者说,在达城西外塔沱有一个废旧防空洞,里面住着一个流浪老人,这寒冷天气里,很担心流浪老人在里面出意外,希望相关部门予以关心救助。
接到市民爆料,社区记者立即赶到塔沱。在位于巴山魂广场旁边大约30米远的一片废墟上,一个上世纪修建的防空洞洞口暴露在外,黑黢黢的洞口显得幽深而神秘。社区记者手执电筒钻进洞里,发现硬化的地面比较干燥卫生,前行约30米转弯处,社区记者发现地上放了一床旧席梦思,上面有一床破旧的薄被。一位头发花白蓬乱、胡子拉碴的男子正坐在“床”上。
社区记者与流浪老人攀谈,但其“胡言乱语”,口齿不清。交流无果,社区记者又拿出纸笔让他写,终于得知其叫王顺序,64岁,老家在达县石桥镇洛车乡三村四组。当社区记者再次询问他在此住了多长时间时,他称自己已来一个多月时间,前段时间在通川桥下面避雨睡觉,因为天冷,前几天走到塔沱,看到这里有个防空洞,觉得洞里住起还比较暖和,就在外面搬了张别人扔了的废旧席梦思,还捡来一床破棉被和一个枕头在此定居下来。白天在外面流浪,饿了,就捡别人扔的东西吃,下雨天和晚上就在防空洞里睡觉。
当社区记者问他有没有家人时,流浪老人回答说,他有两个女儿,一个在江陵镇,一个在宣汉县天宝。问他为何不回家,他很神秘地说自己在做一件“大事”云云。社区记者发现流浪老人肩挂着一个白色的半旧女士皮包,便好奇的打开来翻阅,里面除了有几个废本子和废纸、一支笔外,并无分文,也无身份证等有用的证件。
鉴于目前天气越来越寒冷,住在此废墟处也不安全,社区记者拨打了110,民警回复说,街头流浪者应叫救助站来处理。社区记者随即拨打了市救助站的电话,救助站接报后,表示将及时派人了解情况,将该老人接到救助站救助。据悉,次日救助站已将流落防空洞的这名流浪老人接到了救助站。
(社区记者 谯继 邱一彪)
新闻推荐
本报讯3月18日,由市农业局、通川区东城凉水井社区及达州正健生殖健康专科医院等组成的扶贫助力志愿行,来到开江县永兴镇何家垭口村,现场围满了学习知识的村民,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为该村发展建言献策,积...
宣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宣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