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堰沟村村民终于走上了新硬化的平坦村道
□本报记者 徐冬 摄影报道
桃花乡白堰沟村,新硬化的村道宛如随风摆动的玉带,上下起伏,飘逸灵动。走在上面,全村老老少少无不喜笑颜开。
“以前的路好恼火哟!”提起村里以前的交通状况,2组村民苏武秀直摇脑壳。“全是毛坯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出个门都难。”影响出行外,恶劣的交通状况也对该村经济发展造成制约。“机动车进不来,村里产的李子、辣椒等农产品没办法大批量出售,有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烂在地里。”白堰沟村党支部书记李从双告诉记者。
“要致富,先修路”。***攻坚战在白堰沟村打响后,村道硬化被快速提到议事日程。为筹措修路资金,乡、村两级和县帮扶单位财政局一道,全力向有关部门申请项目支持,并积极动员村民自筹。在很短的时间内,300余万修路资金筹集到位。2015年9月21日,对白堰沟村而言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日子,这一天村道硬化工程正式开工。短短3个月,6.4公里的村道硬化便基本完成。“每次做活路回来,只要一走在水泥路上,就不觉得累了,背上背的东西好像一下子变轻了。”村民们爽朗的笑声中透露着无限的喜悦。
在推进***工作中,桃花乡着力夯实基础设施,全力改善民计民生。该乡紧抓“十二五”农村公路建设、连片扶贫开发、以工代赈和小农水等政策机遇,加大争取力度,并组织发动群众实施好所争取的基建项目。通过深入实施通畅工程和通村通组公路建设,该乡成功打通了农村公路“三环两线”规划布局。目前,已硬化农村公路69.4公里,其中新建通村通组水泥路12.85公里,新建通乡联网断头公路4.3公里,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70%的组通水泥路。
水利设施同步推进。目前已整治小Ⅱ型水库4座;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整治病险塘库15口,维修水渠10.5千米;新建农村人饮工程14处;扩容场镇集中饮用水工程2处,新安装和更换管网5.5千米。此外,农网改造力度不断加大,已成功改造5个村,剩余4村正加紧争取政策。
依据桃花乡***项目规划,截至2019年,该乡将实施乡村公路109公里,建设大桥1座194米;新(改)建人饮工程10处,整治维修塘库51座、渠堰30千米;实施好4个村的光纤通讯和基站建设。届时,可实现村村、组组通水泥路,农村集中供水覆盖率达到80%以上,农村电网改造全覆盖,供电可靠率和自然村宽带覆盖率达到100%。“特别是正在实施的桃清公路和三斗河大桥这两个项目,它们建成后,将会把桃花乡乃至中部山区5个乡镇到宣汉县城的距离缩短20多公里,这必将对我乡***开发工作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展望未来,桃花乡党委书记吴小秋信心满满。
新闻推荐
四川达州从严从实选准管好贫困村第一书记 不给力就召回 《人民日报》记者张忠禹伟良王明峰张文
《人民日报》记者张忠禹伟良王明峰张文
宣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宣汉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