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销的柑桔
23日上午,记者来到宣汉县东乡镇永安村7组,一辆三轮摩托车刚刚回到村里。“一斤都没卖出去。”骑摩托的男子在一处房前停下车后和村民唠叨,一把掀开盖在三轮车货厢上的帆布,那是一堆金灿灿的椪柑。
“往年这些椪柑最高要卖到2元钱一斤,但是今年几角钱一斤都没人要。”男子说。记者随手拿起一个椪柑,发现果皮有些柔软,已经没有了果实成熟时的那种充实感。
“人家拿起柑子一看,摇摇头就走了。”男子承认这一车椪柑卖相太差,当天也只是上街碰碰运气。而他家地里和果树上,还有大量的椪柑尚未销售出去,甚至还没进行采摘。
无法运出去
据村民金正江介绍,永安村7组有一个占地70亩的果园,由当地16户村民承包经营。上个月气温骤降,突来的寒霜笼罩了整个果园,看着树上的椪柑已经成熟,为了避免果子被寒霜冻坏,村民们赶紧进行采摘。然而,村道的尽头距离果园还有500米左右,这一段路全是坎坷崎岖的田间小道,村民将椪柑采摘后,需要背到村道尽头处才能装车运走。
“每天来来回回地背,一个人也就只能运走几百斤椪柑,几天下来人就吃不消了。”金正江告诉记者,今年果园盛产了约70万斤椪柑,要让16户村民及时把这些果子采摘运走,简直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果园的16户承包户中,其中一户是两位年过七旬的老两口,由于家中没有年轻劳动力,老两口干脆就让树上的椪柑自生自灭。
满山是柑桔
随后,记者在村民的带领下,步行穿过那片田地后来到果园,映入眼帘的就是漫山遍野的金黄色。“记者同志,你随便摘起吃,想怎么摘就怎么摘。”村民们显得十分慷慨,因为不管是树枝上还是在地里,随处都可见到一个个柑桔,甚至有时走路都会不可避免地将一些落下来的椪柑踩得稀烂。
“如果村道修到果园,这些柑桔早就运到了市场上,不会这么白白浪费掉,太可惜了。”村民们告诉记者,他们也曾找水果批发商前来收购,但水果商的要求就是可以把车子开来,但还得村民自己把椪柑搬到村道上去,说来说去还是无果而终。
记者随意剥开一个椪柑尝了尝,发现尽管果子已变得有些干瘪,但味道甜甜的还不错,但确实已经失去了卖相。
据了解,永安村7组果园的规模在整个东乡镇都算数一数二,发展重点就是栽种椪柑、桃子和李子,且该村紧邻宣汉城区。按理说,这个果园占尽天时地利,农产品更应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
冷落的尴尬
道路的便捷事关村民们的收入,那条村道为何没有修到果园?据永安村7组原组长金世先介绍,以前村民们承包果园时,所缴纳的承包费用来修建了现在这条村道,当时由于资金不足便剩下这几百米距离没有通路,而村民们也从未开口向政府要过一分钱。
直到今年突然发生了霜降灾害,村民们才意识到在紧急情况下,有一条畅通的道路方可避免损失的发生。但眼下的情况是,现在要修路的话还得占用6户村民的部分田地,占地和修路的费用就是大难题。
“一直以来,镇上和村里都没过问过这个果园,果园的栽种一切都是按照原始方式,最多就是给果树施点肥。”金世先说,果园没有任何水源,连灌溉都全靠自然降雨。这个被上级和科技冷落了的果园,很多时候树上结出的果子都没有卖相,尽管果子的味道还不错。
为此,村民们也希望有人前去传授果树的栽种培育技术,更迫切需要将那剩下的短短一截致富路修通。
(本报记者 胡健)
新闻推荐
万盛大药房于2013年成立,仅短短3年多时间,已发展成为在全市拥有60多家直营门店,300多名员工的大型连锁医药公司,在市民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成为达州市医药界的一匹黑马。专注中药方便群众“万盛大药房...
宣汉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宣汉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