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开斌 焦兵 本报记者 叶向东 特约记者 漆楚良 胡果
2015年,一条鲜明的主线始终贯穿县人大常委会工作: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在宣汉县委的领导下,在达州市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宣汉县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奋力建设繁荣美丽新宣汉。
2015年,一步步踏石留印的足迹清晰可见:宣汉县人大常委会紧密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监督、代表、决定重大事项等工作中全面深化改革,纵深推进依法治县,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基层与时俱进、枝繁叶茂。
……
回望2015年,宣汉县人大常委会迈出铿锵步履,在深化改革、依法监督、真情帮扶、代表回访等各项工作中取得新的突破,为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促进宣汉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深化改革,发挥乡镇人代会作用
【现场掠影】:3月18日,宣汉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召开2016年乡镇人大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了宣汉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改革工作。
【延伸阅读】:去年年初,宣汉县十二届四次党代会响亮提出:“积极探索乡镇人代会在法制框架内的改革,推动乡镇人民代表大会运行机制的完善,使之成为收集民意、表达民意、采纳民意、尊重民意、反馈民意的重要平台。”
“要牢牢抓住乡镇人代会这个关键,不断创新工作机制,畅通民意渠道,让群众的心声及时通过人大代表传递给乡镇党委、政府,为党委决策提供有益参考,推动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在县第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式上,县委书记唐廷教深刻阐明了乡镇人代会改革的目的和意义。
为什么要改革乡镇人代会?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宗昭客观地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最基层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管理地方事务。但在运行过程中还存在部分乡镇人代会会期缩水、职权虚置、程序空转,人员配备和工作条件不能适应工作需要,特别是人大代表密切联系选民群众、广泛汇聚民意和依法履职不到位等问题突出,乡镇人大代表和乡镇人大应有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乡镇人代会需要改革哪些方面,怎么改?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会议研究决定:改革要“于法有据,依法推进。”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基层人大工委主任成家国直截了当地表达个人观点:“对于基层来说,改革就是把法律规定和上级要求落实到位。”
2016年初,宣汉县委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乡镇人大运行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规定:乡镇人大改革要着力健全完善“五大机制”:完善新人大代表产生罢免机制。对那些不合格、选民不满意的代表可以随时罢免,加强对人大代表履职的监督激励,有利于促进代表积极依法履职;完善代表广泛汇聚民意机制。人大代表定期接访走访选民,认真倾听民声、汇聚民意、反映民意;完善社情民意限时办理机制。对那些懈怠民意、不尊重民意的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及时给予党纪政纪处理,及时办理社情民意,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及时改进政府工作,推进科学发展;完善乡镇人代会议事机制。依法规范召开乡镇人代会,依法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加强对上级和本乡镇重大工作部署落实的监督,把基层乡镇人大做实,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完善乡镇人大主席团工作机制。规范有序开展乡镇人大主席团工作,使乡镇人代会闭会期间主席团的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同时,县委办印发了《意见》的六个配套办法:《乡(镇)人大代表履职监督考评办法》、《乡(镇)人大代表接待走访选民暂行办法》、《乡(镇)人大代表履职承诺及向选民述职暂行办法》、《民情民意限时办结及不作为责任追究暂行办法》、《乡(镇)人大代表履职承诺书》、《乡(镇)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目前,这六个配套办法均在今年召开的第一次乡镇人代会上通过并施行。
与此同时,《意见》和六个配套文件形成了凝聚乡村正能量的两个体系:一是通过强化对人大代表不认真履职的监督罢免→促进代表认真倾听民声、汇聚民意→通过强化对办理社情民意不作为的责任追究→促进社情民意得到尊重办理和回应→有利于促进和谐、改进工作→促进代表更加密切联系群众,倾听民声、汇聚民意;二是通过完善乡镇人代会议事机制和主席团工作机制→建立乡镇人代会季会制度和人代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为乡镇重大事项决策民主化、科学化以及重大决策后落实的监督搭建了常态化平台→有利于促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和决策后的监督落实。
目前,该县全面启动54个乡镇人代会改革工作。
创新模式,推进村级依法自治
【现场掠影】:宣汉县芭蕉镇竹海社区、下八镇鼓寨村,是宣汉县村(社区)依法治理试点村。近年来,两试点村(社区)建立健全村(居)民会议讨论重大事项制度,村(居)民委员会及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工作制度,村(社区)党务、村务、财务规范公开机制,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及运行保障机制等各项依法自治制度,同时把村(社区)委员会建设成为村级党建工程核心引领的阵地、村级“一核多元”依法治理的平台、村级为民服务惠民便民的中心,有效提升了村级组织依法治理水平。
【延伸阅读】:村(居)务少数人说了算,广大村(居)民被排斥在决策圈外;村(居)务不及时公开、内容不全面,村级财务开支状况村(居)民不清楚……2014年,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执法检查,发现一些地方还存在“两法”的宣传不够深入,村(社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选举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直接导致民众对村级组织信任度降低,不仅影响党群干群关系,而且成为阻碍当地发展的“中梗阻”。县人大常委会作出了健全民主决策机制、健全民主监督机制、完善村民自治机制等有针对性的审议意见。
“赞成28票,反对0票,弃权0票,通过!”2015年3月,在县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上,表决通过了《关于大力推进村(社区)依法治理的决定》。其规定:建立健全“四会管村”,即村(社区)党支委员会领导、村(居)民代表大会定事、村(居)民委员会办事、村(居)务监督委员会监事;“五步议事”,即村(社区)党支部提议、村(社区)“两委”商议、党员大会合议、上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审议、村民或代表会议决议;“三项监督”,即对“三务公开”、“一诺双述双评”、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民主监督……建立健全了组织构架和工作运行机制,促进全县基层依法治理。
“推进村级依法自治,完善党领导下的村(居)民自治制度,大力推广村级依法自治试点经验,积极推行‘四会管村\’‘五步议事\’‘三项监督\’的依法治村模式,不断提升村级组织依法治理水平。”宣汉县十二届五次党代会明确决定。
近年来,宣汉县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布局,在全县范围内全面铺开推进村(社区)依法治理工作,进行了基层依法治理的深动实践。
依法监督,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现场掠影】:2015年,县人大常委会组织5个调查组,深入14个单位部门和库区沿线9个乡镇,进行为期1个月的专项调查,追踪督办《关于加强江口湖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决定》,并将《决定》内容分为28个小项进行了“满意度”分项票决,其测评结果有5个小项“不满意”票超过了“满意”票,约谈了落实不力的有关单位负责人。县政府十分重视,立即制定整改方案,召开整改落实推进会。据统计,县人大常委会对40多项决议决定、审议意见办理报告进行了票决或分项票决,推动了“一府两院”有关工作改进提高,提升了依法行政水平。
【延伸阅读】:宣汉县人大常委会坚持“寓支持于监督之中”依法扎实开展监督工作,做到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去年,常委会听取审议了5个专项工作报告,对两部法律实施开展了执法检查,评议了县级部门工作,开展3项专项视察。
为了进一步增强监督工作的实效性,2015年县人大常委会根据监督法及四川省实施办法等相关规定,制定了《宣汉县人大常委会跟踪督办所作决议决定、审议意见、视察意见及票决办法》,明确了督办机构、承办单位、督办范围、督办形式及票决程序。办法将常委会作出的决议决定、审议意见、视察意见、主任会议讨论决定意见等纳入督办范围;督办形式包括对承办单位执行落实情况进行调查、视察,主任会议听取执行落实情况报告决定是否提请常委会会议审议和“满意度”票决。办法规定,票决结果“满意”、“基本满意”之和达70%以上的获得通过,反之达不到70%的不予通过并责成限期整改,承办单位再次报告再次接受测评,常委会党组将测评结果向县委专题报告并向社会公布;第二次“满意度”票决仍没有获得通过的,常委会将对承办单位责任人进行诫勉谈话、批评教育或提出质询案、启动罢免案等问责程序。
新修订的《预算法》实施后,县人大常委会依法推进预决算审查监督工作,建立完善了“五步工作法”审查监督机制,顺利启动了财政预算在线联网监督平台建设。县人民政府及其财政部门认真编制“四本预算”草案、县级部门预算草案和全县重大项目预算草案,并提交人代会审查批准,为建立健全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2015年10月,该县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收入分类、款、项、目,支出按其功能分为类、款、项,按其经济性质分为类、款,及早编制了2016年政府收支预算草案,以正式文件形式按时提交县人大常委会进行审查。县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组织专家组成员、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负责人分别就县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提交的“四本预算”、部门预算、重点项目共6本预算安排方案进行初审,提出了意见建议,财政部门进行了修改完善。
在预算工委初审的基础上,深入乡镇、学校、县级部门等预算单位了解情况、征求意见、民主恳谈,全方位了解预算编制的意见建议。同时,召开全口径预算编制(草案)征求意见会,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关于预算安排意见建议。随后,县人大常委会会议进行专题初审并提出审查意见。县政府认真吸纳县人大常委会的审查意见,并对预算草案报告进行认真细致地修改完善。在县第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提交了“四本预算”草案、县人大常委会审查意见和县人民政府采纳审查意见的书面材料,基本形成了由“部门申报编制、财政平衡审核、政府研究同意、人大审查批准”的工作程序和“两上两下”的操作规程,大会高票通过了2016年的预算草案。
代表回访,凝心聚力谋发展
【现场掠影】:“各位父老乡亲、各位选民,我十分高兴回到选区向大家述职,在这一年里,我切实履行代表职责,广泛收集民意民情……明年,我将继续抓好以下几件事,一是……”2015年12月,县人大代表唐武斌回到黄金镇选区,认真开展了回访述职及履职承诺活动。去年底,该县共有330余名县人大代表回到选区向选民代表大会述职并进行履职承诺。
【延伸阅读】:2015年,县人大常委会认真落实省人大常委会开展人大代表履职监督试点工作的部署要求,探索建立了代表履职考评监督、代表履职承诺监督、代表向选民年底述职并进行“满意度”测评三大监督体系和对“优秀代表”宣传表扬推荐连选连任,对“不合格代表”依法罢免的奖惩激励机制。
建立履职登记考评监督机制。制定了《宣汉县人大代表年度履职监督登记考评办法》,统一印制了《宣汉县人大代表年度履职登记手册》,做到代表一人一档案,一年一手册,对人大代表履职情况进行监督登记考评。登记考评的内容对代表在会议期间和闭会期间的履职任务进行了细化,明确了代表履职任务、履职登记的主体、登记考评的对象、履职等次的确立以及考评结果的运用等;明确了“优秀”、“称职”等次需同时具备七项条件和“不称职”的八类情形。同时,规定每年12月底前,由人大代表自我登记考评与所在选区乡镇人大主席团和常委会人代工委登记考评相结合,综合评定出“优秀、称职、不称职”的人大代表。这一机制的建立,既使代表明确履职的任务和进行履职登记的责任,又使代表认识到不认真履职可能被评定为“不称职”代表,倒逼代表认真履职。
建立代表年度履职承诺监督机制。《宣汉县人大代表年度履职承诺及向选民述职办法》规定,代表履职承诺时间安排在每年年底或次年初,最迟不得超过一月底。履职承诺的内容是根据《组织法》、《代表法》规定的法定职责以及各级党委关于人大代表密切联系选民群众的要求进行细化,分为代会期间和闭会期间、七个大类的履职任务。通过公开履职承诺,首先解决了过去代表履职任务不清的问题,为代表认真履职奠定了基础。其次,解决了选民知道代表履职应该做什么的问题,为选民群众监督代表履职创造了条件。再次,解决了人大代表承诺必践诺的问题,因为既已向选民公开承诺,如果不兑现承诺,就怕在向选民述职中“出丑”,就怕在述职测评时“满意度”达不到60%。通过一年来的实践,人大代表向选民进行年度履职承诺,不仅是督促人大代表认真履职的有效前提,也是选民有效监督代表履职的重要前提。
建立代表年度述职测评监督机制。《宣汉县人大代表年度履职承诺及向选民述职办法》明确了代表向选民述职的时间与年度履职承诺时间相衔接,规范了代表向选民述职的内容、述职大会的召开以及对代表的履职测评等。尤其《办法》规定,人大代表不按规定在年终返回选区向选民作年度述职的将被一票否决,视为“不称职”代表;人大代表向选民述职后,“满意度”测评达不到60%的将被评定为“不称职”代表。这一机制的建立,对代表履职形成“压力”态势,倒逼了人大代表必须按照年初的履职承诺积极履好职、必须按规定认真向选民述好职。
探索建立代表基本信息公开监督机制。向选区选民公开人大代表姓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职业职务、通讯地址等基本情况,公布代表主要职责、联系选民群众的主要任务,履职承诺和践诺情况,回访选民为选民办好事实事等情况,既拉近人大代表与选区选民的距离,方便选民群众联系,又促进代表接受群众监督,促进代表履职。
近年来,县人大常委会积极为县、乡(镇)人大代表履职搭建活动平台,促进代表履职的规范化、常态化。一是开展代表年度履职承诺和回访述职活动。2015年底,全县3000余名县、乡(镇)人大代表先后回到选区,通过走访、座谈、召开院坝会等形式,开展年度履职承诺和回访述职活动,认真倾听民声、汇聚民意、向党委政府反映民意;二是开展代表“接访、约访、走访”选民活动。县、乡(镇)人大代表以代表小组为单位,轮流到乡镇人大代表联络办公室,开展“三访”活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认真回答选民的询问或质询,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制度;三是扎实组织开展了“***˙人大代表再行动”活动。县乡人大代表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帮助其脱贫致富。
真心帮扶,情系山区贫困户
【现场掠影】:宣汉县东林乡墩坡村、天宝乡大沙村和庙安乡龙潭村是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的对口帮扶村。一年来,县人大常委会深入东林乡墩坡村调研,认真帮扶,引进4户种植大户,流转土地900亩,发展翠红李、车厘子等果树800亩,安置农民就业20余人。同时,帮助庙安乡龙潭村规划种植红心猕猴桃500亩,发展折耳根200亩。
【延伸阅读】:县人大常委会把***作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跟踪监督扶贫开发工作,从精准识别、科学规划、项目实施、资金整合、群众参与等多个方面提出意见建议。近年来,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人大代表“帮扶一家贫困户”活动,组织有一定帮扶能力的县人大代表193名,帮助194户无房户建成新房搬进新居。同时,扎实组织开展了“***˙人大代表再行动”活动。全县3000余名县、乡(镇)人大代表积极投身扶贫攻坚主战场,分别联系1——2户贫困户,开展力所能及的帮扶活动。县人大代表杨大椿主动联系帮扶君塘镇贫困户3户,坚持因户制宜精准施策,帮助其中一户助医脱贫,帮助一户生产扶持脱贫,帮助一户援建住房脱贫,受到当地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
同时,该县每位县人大常委会领导都分别联系了7个贫困村,指导各村脱贫攻坚;机关干部职工与贫困户结对帮扶,还抽派了3名年轻干部,实行全脱产,分别担任3个贫困村的“第一书记”,建立帮扶台账,研究帮扶政策,制定整村脱贫规划,精准帮扶贫困村脱贫。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脱贫攻坚的突破之年。宣汉县人大常委会将在宣汉县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以及县第十二届五次党代会精神,切实履行好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围绕服务于县委提出的“止滑提速、转型发展”的工作基调开展人大工作,为建设繁荣美丽新宣汉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新闻推荐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达州市第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 关于三届五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2016年3月21日在政协达州市第三届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 黄建琴
2016年3月21日在政协达州市第三届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 黄建琴
宣汉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宣汉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