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达州举行的首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的划龙舟大赛(资料图)
6月15日,从达州市文体广新局传来好消息:该市“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平台建设”项目,已通过文化部、财政部评审,成功创建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16日,达州首次组织召开市委文艺工作座谈会,并邀请了全国知名的艺术家,为达州的文艺事业发展献计出力。
近年来,达州积极促进文化设施大建设、文艺创作大生产、区域文化大联动、人才队伍大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成就显著。2011年首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的成功举办,赢得了社会各界一致好评,搭建永不落幕大舞台的构想应运而生,达州也由此迈出建设文化强市的坚实步伐。
基础扎实
达州文艺创作全省领先
“达州文艺界一直以来都比较活跃,而且13个艺术门类都是齐全的。”达州市委宣传部负责人介绍,通过深度打造和全面提升“巴山作家群”、“巴渠诗群”、“巴山摄影人”、“巴山画派”,达州近年来培育了一批优秀人才,形成了文艺创作“集团冲锋”态势,长期保持了文学创作和美术、书法、摄影等艺术门类创作全省领先、全国知名的格局。
“达州文艺界创作的新农村题材的文化作品,不仅质量高,而且数量大。”该负责人介绍,达州近年来创作新农村题材文化作品6000余件、舞台艺术作品220个、视觉艺术作品2万余件。与此同时,全市公共文化单位专业人员增加10%,群众文化队伍达到3500余支,“巴山蒲公英”文化志愿服务团有1500余人。
特色明显
达州元素进入国家非遗
只有真正具有达州元素的作品,才是“达州好作品”。宣汉县渡口土家族乡文化站站长何德山,不仅把当地土家族传承的薅草锣鼓唱到央视,还带动周边乡镇自发组建一支30多人的文艺宣传队,进村入户演出。目前,薅草锣鼓、渠县三汇彩亭会和刘氏竹编均入选国家级非遗目录。
去年10月,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之称的渠县,再摘“中国诗歌之乡”名号。正在潜心创作《乡村志》(共10卷)的达州本土作家贺享雍,是达州“巴山作家群”的杰出代表。该作家群与达州“大巴山诗人方阵”、“巴山画派”、“巴山摄影人”等一批文艺品牌一起,已被列入达州文艺发展规划纲要,成为传播和弘扬达州本土文化的生力军。
“达州市摄影家协会,在‘请进来\’和‘走出去\’这两方面都做得很好。”达州市委宣传部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协会开展了《乡村中国》纪实摄影展、中外摄影名家看达州等众多特色活动,还在美国成功举办了主题摄影展,把达州元素带到了国外。“2014年,四川新增42名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其中15人来自达州。”
体系完善
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健全
“巴山书画院占地6000多平方米,曾有开发商想借这块地建别墅,没想到最终建成了达州艺术的家园。”达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龙飞介绍,巴山书画院揭幕后,已成为达州本地艺术研讨、文化交流、人才培养及文化惠民的重要基地。今年5月,达州市图书馆新馆开馆,每天来看书的读者络绎不绝。
目前,达州已构建起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形成了“城市十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里文化圈”,不仅建设了“十二五”国家重点文化工程和四川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演展基地,还建成了达州市文化馆、巴山大剧院、群众文化广场、田园大舞台以及达州市博物馆、市图书馆、巴山书画院、巴人文化广场等重点演展场馆和群众文化活动场所。
除此之外,达州市还有8个公共图书馆、8个文化馆、5个国家免费开放的博物馆(陈列馆、纪念馆)、2个美术馆(书画院)、31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273个社区文化中心、1515个村文化活动室、2834个农家书屋、362个城乡文化广场、17个影剧院、57个乡村大舞台、354个农民工文化驿站、333个留守学生(儿童)之家。
永不落幕
“把舞台搭进田间地头”
作为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平台,达州特别注重突出“以农民为中心”的核心理念,把舞台搭在田间地头,把电影送进农家院坝,把图书摆到乡间集市,把展演活动办成了“农民演、演农民,农民看、乐农民”的艺术盛会,营造了农民群众“自我创作、自我表演、自我欣赏”的良好氛围。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达州都能见到百花齐放的文艺景象。
近年来,达州结合举办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活动,推动了群众文艺队伍的组建和群众自发性文化活动的开展。截至目前,达州全市现有较大规模且能常年开展活动的群众文艺队伍2000余支,部分优秀队伍不仅参加了历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活动,还参加省、市群众广场舞蹈大赛并取得优异的成绩。
在活动方式上,达州坚持以新农村题材为切入点,突破传统的歌舞、曲艺表演等形式,配套举办座谈会、视觉艺术展览、精品图书展和电影展等系列活动,有效解决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内容单一的问题,实现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均等化”,带动了“文化惠民在身边·流动舞台进基层”活动的开展,保持了文化惠民的常态化。
文化惠民
补齐短板助力脱贫攻坚
“哪里穷,哪里偏,文化扶贫就到哪里。”达州市文化馆馆长方江介绍,“巴山蒲公英”文化扶贫志愿者队伍的成立,为达州送文化下乡等文化惠民行动提供了后勤保障。“村道窄,大家就用摩托车运送音响等设备;村道烂,大家就抡起锄头整修。”近3年来,达州组织开展文化惠民在身边以及流动舞台进基层文艺演出1830余场、文化精品展390余场、周末电影大放送1.35万余场。
2015 年 11 月,达州出台10个扶贫专项方案,其中便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文化惠民扶贫。要通过精准滴灌、查漏补缺、提档升级,让老百姓共享达州文艺事业发展成果。按照规划,到2020年,达州市将实现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乡有幸福美丽新村(社区)文化院坝(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村村有文化室、农家书屋。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曾业
新闻推荐
宣汉县普光镇灯笼村党支部组织党员群众交流致富经验宣汉县普光镇灯笼村驻村工作队为贫困户送来生产化肥宣汉县开展“脱贫攻坚党旗红、奔康路上争先锋”活动掠影在决胜脱贫攻坚这...
宣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