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开局之年,如何实现工业发展良好开局?达州市宣汉县经信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思路清晰,打出推进稳增长、调结构、强创新、促融合、优环境等一系列转型升级组合拳的同时,坚持增总量和提质量并重,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新兴产业规模化、重点产业园区化、传统产业现代化,多层次扩张工业经济总量。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宣汉县誓要补齐“工业短板”,夯实底部基础,壮大县域经济,争当次级突破排头兵,以“兴工强县”战略为指导方向,阔步迈进全省扩权强县试点县、经济强县前列,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速奔跑。
项目为王
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宣汉一面把已有优势产业做大做强,一面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两手兼顾并进。在加快推进优势资源转化的同时,不断创新新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做大工业规模,做强区域品牌,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而阔步前进的每一个扎实的脚印,都是以一个个优质项目作为基奠。
2016年宣汉重点工业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以宣汉县经信局为牵头主力,宣汉研究设立新兴产业发展基金,加大主导产业、重点企业培育力度,使得今年的重点工业项目建设扎实有序推进,新兴产业正培育壮大:
以正原微玻纤公司为载体,宣汉加快微玻纤产业发展,今年开工建设正原微玻纤高效无机真空绝热板衍生品和高比表面积电池隔板膜和通力机械年产2000吨大辊筒拉丝制品生产线项目,力争再招商二家玻纤企业入驻。
达州市拓普节能建材有限公司年产3000万㎡金属装饰保温一体板、宣汉宏浩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天然气综合利用、广川铝材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铝型材、达州市桃花米业有限公司富硒桃花米系列产品生产等在建项目建设进度进一步加快。
今年竣工投产的四川海洋塑胶有限公司年产7000吨新型大口径PVC缠绕管扩能技改,以四川琦云药业异地扩能技改为重点,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力度,培育发展现代中药产业也在加速发展中……
除了传统优势的天然气能源盐卤化工产业、煤电冶建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三大领域的稳健发展,宣汉经信局还着力招引本地与外市的优质企业发展以微玻纤及高端微玻纤制品为重点的新材料产业,推广利用太阳能,鼓励利用垃圾、秸秆、低品位资源发电。大力引进废渣、废水、废气等工农业“三废”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同时,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提升产业的技术层次和整体水平,形成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加快发展中小企业,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制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实施办法和细则。
在项目储备引进工作中,宣汉县经信局以天然气硫化工、新材料、合金建材、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四大产业为重点,坚持招大引强、沿链引进、集群承接工作主线,加大客商对接、项目推介、投资洽谈力度,深化领导挂包、定期跟踪的全方位推进机制,不断扩大开放合作成果,切实增强招商引资实效。四川恒成钾盐化工有限公司富钾岩盐制6万吨/年氯化钾及卤水综合利用、海诺尔环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四川省龙森中药材有限公司药材深加工厂、上海滋宝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腊肉制品及农特产品深加工、四川汉田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蜀宣花牛深加工等一大批招商引资项目即将开工。
转型升级
供给侧发力优化工业发展质量
7月初,四川省出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宣汉县经信局紧跟省委工作思想核心,以提质量、创品牌、培育新动能新动力为抓手,推动和提高宣汉县工业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创新工业发展动力的同时,保障要素资源配置效率大幅提升,力促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为提高宣汉工业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宣汉经信局首先借助外智外脑,科学编制一系列专项规划。并加大向上争取力度,积极争取“十三五”工业和信息化相关规划和项目纳入国家、省、市“十三五”规划盘子。尤其是在整合提升传统产业过程中,亮点纷呈。
加快发展合金产业。以合金产业技术改造为重点,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新建矿热炉项目全部达到25000kVA标准。大力发展以不锈钢、不锈钢制品和铁合金矿渣综合利用为重点的下游产业。此外,还以国鸿建材、海洋塑钢等为重点,全力打造新型建材产业。
进一步加快发展天然气硫化工、盐卤化工产业。加大硫磺资源转化力度,积极探索引进以不溶性硫磺为原料的橡胶制品、高性能汽车配件项目;加快建设富钾卤水开发项目,推进以钾盐、溴素、硼酸为主的产品深度开发。
优化农产品加工业结构,立足资源优势,依靠技术创新,推进初级加工向高附加值精深加工转变,构建具有宣汉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即以粮油、中药材、肉制品、茶叶等优势加工业和食用菌、水果、薯类等特色加工业为支撑的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
提档升级
园区更具竞争“硬实力”
走进宣汉中国(普光)微玻纤新材料产业园,记者看到,这里的基础设施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建设机器高速运转,场平的300亩土地上,升级改造的自来水厂、普光污水处理厂已现雏形。
据介绍,微玻纤新材料产业园区建设发展公司建立后,中国(普光)微玻纤新材料产业应用技术研究院也随即成立,并力争挂牌“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四川分院”。进一步加强园区建设融资力度,设立宣汉县微玻纤新材料产业园专项发展基金,力争融资10亿元以上。5年后建成,园区拥有完整产业链条同时具有区别于国内同类玻纤产业聚集区的国内首个微玻纤产业园,产值达到100亿元,实现利税12.3亿元,就业人口达1.4万人。目前,园区已启动二期规划编制工作,规划目标为500亿。
这只是近年来宣汉工业园区“井喷式”发展的一个小例子,自2013年宣汉普光经济开发区产值突破200亿元大关,并成功纳入全省“51025”重点产业园区发展计划,全县三次产业比调整为21.7:56.1:22.2,工业主导地位显著增强。
“要以优化物流运输为先导,改善园区环境;以强化要素保障为关键,增强园区比较优势;以创新管理方式为重点,提升园区服务水平;突破基础设施制约,提升园区形象。”宣汉县委书记唐廷教强调,“兴工强县”,园区建设是重点,要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做强工业发展“硬环境”,着力创建省级特色产业园区,使其成为全县工业集聚发展的有效载体和产业转移的投资洼地。
“今年,新入园企业将有6家,竣工投产企业6家;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60亿元;力争标准化厂房入驻率达到100%。”园区负责人表示,为实现既定目标,加快建设普光经济开发区,园区启动建设柳池二期标准厂房市政道路、方斗功能区进场道路、南坝园区次干道等园区道路工程;普光玻纤产业园、方斗功能区入驻企业场平工程,确保项目快速动工建设。
园区坚持“大配套为园区服务,园区配套为企业服务”的理念,做优水、电、气、路等要素保障项目建设,建设方斗食品加工园污水处理厂,完成柳池污水处理厂尾水接入后河工程,开工建设柳池标准化厂房企业办公、职工住宿综合服务楼,切实提升厂房配套功能。增强园区吸引力和产业承载能力。
同时,为加大配套服务力度,园区完成柳池工业园企业服务中心、工业展示馆建设,开工建设柳池工业园综合楼。并深化工业园区管理体制改革,探索“一区多园”各产业功能园既统筹发展又各具特色、突破发展的途径。改革投融资机制,推进PPP建设模式,激发园区建设发展活力。
半年来,宣汉县经信局通过巩固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调整工业结构发展,提升工业发展质量;加快提升建设园区承载能力等一系列有效举措,壮大宣汉工业经济总量,推进了工业稳步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宣汉将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圆满完成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0%,力争13%,工业投入增长10%,技改投入增长5%的既定目标;新开工2000万元以上项目7个,竣工投产工业项目5个;新增规上企业6户;新增主营业务收入超十亿元企业1户,超亿元企业1户,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砥砺奋进,继续自信迈出“兴工强县”的坚实步伐。(冯波 文德锋)
新闻推荐
昨日下午,央视《我要上春晚》特别节目———《直通春晚》在北京召开启动暨抽签仪式发布会。四川广播电视台大型节目制作研发中心导演王强告诉成都商报记者,此次四川代表队将以达州宣汉县的土家族“...
宣汉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宣汉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