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新寨一角
高山建起土家新寨、家门口务工按月领工资、宽大整洁的水泥路通到家门口、猪牛鸡鸭养殖已具规模、自来水引进了灶头、村级阵地建设焕然一新……看到村里日新月异的变化,宣汉县龙泉土家族乡黄连村、渡口土家族乡甜竹村、三墩土家族乡梨树村村民个个脸上乐开了花。
穷山村发生了巨变,屈指一算,仅仅2年,巨变的背后凝结着宣汉县委办公室***付出的心血和汗水。
黄连村、甜竹村、梨树村,位于巴山大峡谷腹地,曾经是宣汉县地理位置最偏僻、基础设施最落后、经济条件最差的少数民族贫困村。平均海拔高度1500米以上,村内山高坡陡,峰峦叠嶂,道路极其难行,“抬眼一望能见屋,爬坡上坎走到哭”、“交通靠走、通讯靠吼”、“住的土坯屋、吃的马铃薯”是对当地人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地下水奇缺,绝大多数居民全部依赖“天坑水”维持。
上学难、饮水难、看病难、出行难问题,困扰大山里的村民们。2015年以前,该三个村均没有水泥路,村级阵地破旧,大部分村民主要是靠人力挑水,90%以上农民都住在土坯房里,医疗条件十分落后,村小学极其简陋,90%村民是小学文化程度、思想封闭保守、无一技之长。
2015年,宣汉县委办公室主动请缨,对这三个村进行挂包,全力开展***工作。
2015年,对这三个村的村民来说,是一个改变贫困、迎来希望的难忘年份。从这一年开始,穷山村发生了涅槃式的变化。
经过深入农户调研,县委办公室确定了“抢抓党建、强化民生、夯实基础、发展产业”的工作思路,下派罗辑等同志进驻村里作为“第一书记”,并安排工作经验丰富的机关党委副书记郑雄德具体负责此项工作。
扶贫责任重于泰山。每位县委办公室同志与帮扶户签定了“双向承诺书”。通过贫困户主动配合帮扶干部开展工作,不观望、不等待,虚心接受技能培训,认真发展产业;帮扶干部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努力提供资金、技术、销购等方面服务,帮助其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实现了“一帮一”***。
要致富,先修路。县委办公室先后协调争取资金2000多万元,新建硬化公路近40公里,将水泥路修到了村民家门口。“我这辈子终于看到了四个轮子转的小车了……买东买西再也不肩挑背扛了。”(紧转第三版)
新闻推荐
全力做好防汛抗洪准备工作
宣汉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宣汉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