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在宣汉县庙安乡洞子村,参加秦巴山区脱贫攻坚(贫困村摘帽)现场推进会参会人员被眼前满山遍野的脆李所震撼,色泽艳丽的脆李密密麻麻地挂满了枝头,让人目不暇接,那醉人的绿迎面而来,沁入心脾,让人心旷神怡。参会人员认为,宣汉县在脱贫攻坚中,攻坚克难、创新举措,在实践中创造了很多好经验、好做法;其中产业扶贫成效尤为明显,不断增强了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也为***精准脱贫探索出了新路子、新模式。庙安乡产业扶贫只是宣汉县探索扶贫方式创新的一个缩影。
宣汉县作为全省建卡贫困人口最多的县,县委把2016年确立为“脱贫攻坚突破年”,以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移民搬迁安置一批,灾后重建帮扶一批,教育解困资助一批,旅游开发带动一批“七个一批”为抓手,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确保55个以上贫困村摘帽、4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尽管困难重重,但是宣汉底气十足!这底气,来自于中央、省市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也来自于过去几年间在扶贫开发工作中打下的坚实基础和累积的经验。记者走进农户家感受脱贫攻坚的温度,了解宣汉大地上的变化,从中探寻脱贫攻坚的宣汉创新和成功之路。
开发扶贫创新
用产业撬动贫困窘局
夏季,巴山大峡谷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季节,峡谷深处的龙泉土家族乡黄连村热闹了起来。黄连村文书向应田站在土家山寨的大门口,指着颇具有土家风情的山寨告诉记者:“我在山下开了一家农家乐。每到夏天,来大峡谷体验漂流、观看溶洞的旅客络绎不绝,我的农家乐一天最多可接待300多人,毛收入达3000多元。”“土家新寨”的建设,仅是宣汉县全面实施巴山大峡谷综合开发的“冰山一角”。
针对区域性贫困突出的实际问题,宣汉将全县划分为四大脱贫攻坚片区,在每个片区因地制宜布局实施一批重大项目,(紧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宣汉县A镇的曾某等8户人家是邻居,眼看房屋越来越陈旧,几户人就多次商量如何联建改修房屋。2012年3月底,B镇的胡某、刘某、侯某三人经熟人介绍,与他们私下分别签订了《建房承揽工程合同》,约定胡某、刘...
宣汉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宣汉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