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对于孩子来说,原本应是享受家人呵护关爱、快乐无忧的年龄。然而,在宣汉县峰城镇的一个偏远小山村里,12岁的丁燕却没有这样的幸福。
11年前,养父从田里把1岁的小丁燕捡回家。多年来,一家人粗茶淡饭,相依为命。在这个贫寒的家庭里,70多岁的爷爷瘫痪在床,奶奶患有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爸爸在外务工,年幼的她扛起了照顾爷爷、奶奶的重担,用稚嫩的肩膀撑起了这个家。
7月26日,清晨的小山村,雾气缭绕,一片宁静。勤快的丁燕早早地起了床,为一家人的早饭忙活着。不一会儿,一个炒黄瓜片就出锅了。做好了饭,丁燕来到爷爷的床边,拽着爷爷的衣领,小心地把爷爷扶起床,给他洗脸。丁燕的爷爷丁仕明,因患严重的风湿病,瘫痪在床已有四十多年。洗完脸,丁燕再把煮好的饭菜端到床前,给爷爷一勺一勺地喂了起来。
丁燕告诉记者,爸爸曾经患过脑膜炎,留有后遗症,在她小的时候就出去打工去了,很少回家。爷爷瘫痪在床,奶奶患有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所以她从8岁起就学会了做饭、洗衣,家里的大小事情都得由她来做。
每天照顾爷爷是丁燕最重要的事情。为了方便常年卧床的爷爷能够透透气,随时看到户外,去年,在爷爷的要求下,爷爷的卧室搬到了屋檐下的简易棚里。丁燕的懂事孝顺,让爷爷、奶奶疼在心里。但是,这个孝顺懂事的孙女,却并不是他们亲生的。丁燕是在一岁多的时候,被养父从田里捡回来的。
虽然不是亲生,但爷爷、奶奶养育自己多年,丁燕不但没有因此疏远爷爷、奶奶,反而更加细心地照顾着他们,尽力分担着家庭的重担。虽然家境贫寒而艰难,但是,多年来,一家人粗茶淡饭,相依为命。懂事乖巧的丁燕感恩爷爷、奶奶和爸爸的养育,幼小的身体承担起家庭的重担,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第二天,当我们再次来到丁燕家,看到她正背着背篓,准备去家里的玉米地。来到玉米地里,只见丁燕用镰刀麻利地割起草来。不一会儿,丁燕就将草割满了一背篓。丁燕说,这样熟练麻利的割草,是在她小的时候经历几次失败练就出来的。
丁燕对记者说:“养牛是家里最重要的经济来源。为了让牛长得好,每天,她都要割上三背篓青草。除了养牛,家里的生活费用主要靠政府每月500多元的五保金和低保金。
采访中,记者看到丁燕一直不停地在干活儿,割草、做饭、照顾爷爷,却没有看到她疲惫的样子,也没有听到她有一声的埋怨。到了下午,丁燕终于忙完了家务。但是,她没有片刻休息,又开始做起了暑假作业。丁燕说,这些年,不断有好心人帮助家里,加上政府的帮扶,他们还建起了新房,目前正在进行水电安装。自己除了要照顾好爷爷、奶奶,更要通过努力,争取将来考进大学,回报社会,帮助更多的人。
当记者问到她的愿望是什么时丁燕说,长大后她想当老师,因为老师能把毕生所学的知识传教给学生,能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和很多做人的道理。还有就是希望爸爸能够早点回来,她不求家有多富裕,只求能一家团聚,爷爷、奶奶能早日摆脱病魔,就会让她感到无比开心幸福。
这位命运多舛、却坚强倔强、感恩图报的小姑娘,小小年纪,用乐观的态度去迎接生活的挑战,微笑着面对朝阳,倔强地灿烂绽放着。
新闻推荐
本报讯针对党员干部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问题,近日,宣汉县纪委出台《宣汉县党员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责办法》,明确了不作为6大情形、慢作为6大情形、乱作为7大情形,确立约谈、停职、免职...
宣汉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宣汉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