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英,不要有压力,使出自己的本领,赛出最佳水平。”昨日上午,在达州市业余体育学校游泳池内,里约残奥会中国运动员刘本英的启蒙教练、国家一级游泳教练李国全反复叮嘱即将启程出征的爱徒,言辞中充满了自豪和期望。
提起爱徒 难掩欣喜
走进市业余体校内,李国全正在游泳池边指导青少年训练,由于常年在室外教学,他皮肤晒得黝黑。提起爱徒刘本英,不善言辞的李国全难掩欣喜。
“我记得当时他穿着一件蓝色的旧衣服。”谈到师徒两人的初次见面,李国全记忆犹新。2013年3月,李国全与市残联一道到宣汉县选拔残疾人运动员后备人才。当时有10余名残疾学员坐成一排等待挑选。“你留下,你离开……”选拔过程十分残酷,但唯独15岁的刘本英吸引了眼光挑剔的李国全。李国全回忆,自己走上前与刘本英交流,了解到他在幼年时因高压电致残,迫切希望通过游泳训练走出大山、改变人生的刘本英深深地吸引了李国全。
“这样的机缘巧合,成就了师徒一辈子的情。”四目相对那一刹那,李国全要定了这个生活不能自理且胆怯的学生。
初春州河里苦练
刘本英从宣汉三墩乡来到市业余体校时,双上肢僵直,下肢单腿残缺,生活无法自理。不要说让他学游泳,让他不沉入水底就很不错了。如何让这样一个重残级别学员学会漂浮,成为李国全不断思索的命题。
“我结合他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当严格的训练方案。”李国全说,每天让刘本英上万次绕臂、两千次蹬腿,从单手练习逐步过渡到全身练习,顽强的刘本英咬牙坚持下来。在李国全看来,竞技体育既是战术的较量,更是意志力的比拼。为了锻炼刘本英的拼搏精神,李国全让刘本英在初春时节到州河去训练,即便下雨也未曾间断。仅十几度的水温,冻得刘本英浑身哆嗦,不远处的李国全默默注视着弟子的一举一动,师徒二人将绳子绑在一起,大家一起游。
“这个孩子很有韧劲,在训练过程中不知喝了多少水。但有次经历让他心灰意冷,几乎放弃游泳。”据李国全回忆,当时省队的教练前来选人,出人意料的是,原本被重点推荐的刘本英竟然被省队教练否定了。“受到打击的刘本英特别悲观,仿佛又回到了当初漫无目标的生活。”为了安抚脆弱的刘本英,李国全多次找他谈心,正面引导他。从那时起,刘本英便坚信运动改变命运的道理,并将游泳视作终生的事业。
七旬母亲为学徒做饭
为照顾残疾学员的起居,李国全在集训间隙将学员们义务带到家里,与自己的家人同吃同住。对此,李国全的爱人十分支持他,女儿腾出卧室供残疾学员住宿,就连年过七旬的母亲也承担起为学员做饭的任务。“这些孩子比较敏感,我能做的就是让他们在运动中找到自信和归属。”李国全告诉记者,曾经有位聋哑学员在新贴的墙纸上涂鸦,自己也并未责怪他。据市业余体校的同事介绍,李国全总会按时出现在聋哑学校接送残疾学员,而他的女儿却远在宣汉独自求学。
“刘本英一天天长大,在外参加的赛事很多,我们只有电话联系。”李国全十分心疼弟子,以前带刘本英在外参加比赛时,刘本英总会和他住在同一间宿舍,师徒二人每晚都会聊到深夜。即便刘本英入选国家队后,仍然不忘在电话上与李国全交流。他在参加比赛时,遇到困难、疑惑等都要打来电话向李国全请教。李国全就如父亲对待儿子一般解答。
“我一定要拼出巴山人最大‘牛气\’,用‘洪荒之力\’游出最好成绩,多拿奖牌。”昨日下午,记者独家连线即将出征里约的刘本英,他表示特别感谢市业余体校的培养,这次去里约一定要为祖国争光,为达州争光,为大巴山人争光!
(本报记者 谢建荣 实习生 张郑武文)
刘本英正在训练
新闻推荐
焦伟侠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建设推进方案时要求 达州至宣汉快速通道力争明年初开工
本报讯8月19日上午,市委书记焦伟侠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达州至宣汉快速通道项目建设推进方案。焦伟侠指出,要把达州至宣汉快速通道项目作为落实省委“三大发展战略”,率先实现次级突破,与全国全省同...
宣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