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新闻 万源新闻 宣汉新闻 开江新闻 大竹新闻 渠县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达州市 > 宣汉新闻 > 正文

辣气冲天 古楼村脱贫有“秘方”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2016-08-02 07:48   https://www.yybnet.net/

□王兴寨 本报记者 刘鑫

“古楼有个党支部,带群众种辣椒树;辣气冲天令人骄,百姓致富有妙方。”在宣汉县老君乡古楼村,群众编起顺口溜,称赞带领他们发展辣椒产业、走上致富道路的村党支部。

在古楼村高山辣椒产业园,绿油油的辣椒树挂满了快成熟的小辣椒。“要不了一个月,我家的3亩多辣椒就可以上市了,起码能卖8000多块钱!”7月29日,正在辣椒园里除草的村民夏泽美满心欢喜,“我们村很多贫困户,都靠种辣椒让日子好起来了,要不了两年我们村就可以全部脱贫了。”

专家把脉 支部带头

事实上,两年前的古楼村,是宣汉县最偏远的建卡贫困村之一,贫困发生率达到25%,全村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

“以前,村干部也并不是没有想办法,比如种烟叶。但是这几年烟叶价格一路走低,很多村民的烟叶烂在地里,也没人愿意收割。”古楼村“第一书记”王东说。

面对群众 “脱贫无望”的连声叹息,村支部下决心——一定要脱贫。经过多方考察,辣椒产业进入了大家的视野。“但第一次在村民代表大会上讨论,就被村民们给否决了。很多人提出 ‘我家就种过辣椒,苗小果少,根本不赚钱\’。”王东回忆道。

那么,到底古楼村适不适合种植辣椒?面对群众的质疑,村干部想到了找专家,“科学解释才能消除群众的疑虑。”村支书夏泽云说。

于是,村党支部请来县农科所专家王荣,为古楼村“把脉问诊”。驻村查看、了解民情之后的王荣给出了答案:古楼村平均海拔在800米以上,属高寒山区,大多是通透性好的沙壤土,适合规模化种植高山辣椒。至于为什么有村民抱怨“自家种辣椒,苗小果少”,王荣也在村民大会上解释,辣椒也分为耐寒和不耐寒品种,传统辣椒一般不耐寒,所以在古楼村产量低,“如果我们选择耐寒的高山辣椒品种,搞反季节蔬菜,错开市场高峰期,准能卖个好价钱。”

同时,为了彻底打消群众的顾虑,党员干部们开始带头示范。2014年春天,古楼村54名党员每人试种了1亩高山辣椒,当年就获丰收。随后,2015年开春,全村110多户村民纷纷种上了辣椒,总计超800多亩,丰收的辣椒让村民当年人均增收600多元。

订单种植 销售不愁

“新鲜辣椒市场需求量小,急需加工成干辣椒;运往其它地方加工,又增加了运输成本。”王东说。为解决种植规模扩大后的销路问题,2015年底,村党支部成功引进一业主在村里兴办了一家辣椒烘焙加工厂。“村上与加工厂签订了购销合同,农民负责种植,厂家负责收购。”古楼村搞起了“订单”农业。

“我们种植的辣椒根本就不愁卖,只等红透了,采摘下来,直接拉到厂里就可变钱。”村民符能前自豪地说。

解决了销路,村民更加放心种植了。今年春天,全村有一半以上的群众种上了辣椒,种植规模达到了2300亩,可实现全村人均年收入3000元。

如今的古楼村,打牌赌博的少了,学习种养技术的多了;猫在墙角“等靠要”的少了,甩开膀子发展产业的多了……山里人也终于迎来了金灿灿的曙光。

“古楼村能够取得如此明显的脱贫成效,与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分不开。”该县县委组织部工作人员说,“通过在全县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脱贫攻坚党旗红、奔康路上争先锋\’活动,有效激发了各级党组织尤其是基层党组织对脱贫攻坚的牵引力。”

过上好日子的不只是古楼村村民,还有宣汉县其他村的贫困人口。该县去年减贫3万人,今年将有4万多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2500元以上,彻底甩掉贫穷的帽子。

新闻推荐

培养创新精神 提升实践能力 达州市成功举办第31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达州市成功举办第31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宣汉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宣汉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辣气冲天 古楼村脱贫有“秘方”)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