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小故事
(记者 叶书英)2014年底,广汉市连山镇的黄明水很忙,忙于给村民“股东”分红。
黄明水是广汉市连山镇锦花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从2013年开始,该村探索村民“带地入社”的新流转模式,近300户农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将土地流转给锦花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约定“除获得每亩地800斤黄谷的保底租金外,再根据合作社经营情况进行二次分红”。
“我拿了5000多元,除了4000多元的保底租金外,还有1000多元的二次分红呢。”60多岁的锦花村村民刘国建数着手里的钱,笑得合不拢嘴。以前,刘国建一直按每亩800斤黄谷获得土地流转收益。乘着改革春风,刘建国以土地入股广汉市连山镇锦花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地入社,成为专合社股东。
据介绍,在传统土地流转模式下,由于村民无需对土地负责便可坐收保底租金,因此大部分村民外出打工增加收益,但带来的一个后果是加速劳动力外流。带地入社,就是在保证农民基本收益的情况下,合作社让出部分利益给村民,引导村民重视土地的增值空间。
黄明水透露,该合作社目前展开“带地入社”试点的土地约有700亩,涉及近300户农民,2014年首次分红资金接近3万元。“尽管数额不大,但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村民兴趣已经被调动起来。”目前已经有不少村民表达了加入“带地入社”试点的意愿。
与此同时,同样从连山镇出去打工的村民杨萍就已经回家。杨萍在外做过个体户,也当过包工头,回家后她承包了800亩土地,年种植收入40万元,前年还获得了全国风鹏行动——新型典型农民称号。现在,杨萍正准备申请一个家庭农场,“农村掀起改革,我觉得家庭农场这个领域将来一定有搞头。”
新闻推荐
(上接第一版)办理代表议案和建议是人大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市人大常委会聚焦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持续发力,加强督办,上一届市人大代表提出的《加快推进华强沟水库建设的建议》,得到满意的结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