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汉市兴隆镇攀池村15组的一片菜地里,正在搬运萝卜的黄达安边擦汗边说:“我这萝卜是用有机肥种出来的,味道特别好。”
本不是庄稼汉的黄达安,大学毕业后开过电子加工厂,后来选择了种植业,从最初的26亩地起家,现在已有上千亩的规模。
过去,广汉市长期被种植养殖业产生的各种废弃物所困扰,尤其是每到收割季节,大量秸秆到处堆积,许多农户通过焚烧处理秸秆,但又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经过不断摸索和总结,由广汉市农业局牵头,制定出了一套“种植养殖户结对子”的废弃物处理办法。该办法分成五个步骤,因此又叫“五步法”。
第一步,对全市的种养殖大户进行全面培训,考试合格后发给职业农民资格证。
第二步,成立社会服务性质的沼渣沼液运输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沼合社”)和秸秆回收专业合作社。
第三步,相邻的种养殖大户一对一签订废弃物处理协议。即养殖产生的粪便污水,必须通过沼气池密封,发酵腐熟后将沼渣沼液运到签约种植户的地里作为有机肥使用,运费则由双方协商。相距较远的种植养殖大户,则分别与沼合社签订运输协议,由沼合社负责运输,运费由种植户、养殖户和政府各出三分之一。
第四步,政府与秸合社签订协议,在统一规划的地方修建大棚(仓库),建大棚的土地租赁费,由政府每亩补贴1600元,运输秸秆的费用,政府再补贴三分之一。
第五步,秸合社与种植户签订协议,收割季节,秸合社派出人手和车辆到田间地头,以每亩50~100元的价格收购后,将秸秆运到大棚进行包装处理后,销售给饲料加工企业和蘑菇种植企业。
这五步虽然环环相扣,但这些协议签订后得不到执行怎么办?谁来监督?监督不力又怎么办?
面对这些提问,广汉市农业局局长胡智回答:“农业局、质监局作为监督部门,会定期不定期地对农产品的质量进行抽查检测,如果达不到规定标准,如化肥农药使用超标,就会受到相应的处罚,直至吊销产品合格证、职业农民资格证。这些证照一旦吊销,不仅产品卖不出去,而且从事种植养殖业的资格都没有了。”
胡智介绍,“对监督部门的监督则由市委、市政府定期不定期派出专项检查组进行检查,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接受社会各方的举报和监督。”
据他介绍,这一办法刚推出时,一些种植养殖大户感到压力很大,但尝到甜头后,他们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金鱼场镇青岗村全成秸秆回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青岗村支部书记苟在全谈起“农废变宝”时喜不自禁,“万万没想到,过去没人要、让人非常头痛的秸秆,现在还成了抢手货。去年一年,我们合作社就净赚了20多万元。”(吕庆福)
新闻推荐
四川经济日报德阳讯(王碧勇记者童登俊文/图)近日,由广汉市委、市政府主办,以“拓展就业创业新空间,建设美丽幸福新广汉”为主题的广汉市2017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扶贫大型招聘会在市人社局成功举办,历时一...
广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汉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