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新闻 广汉新闻 什邡新闻 绵竹新闻 中江新闻 罗江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德阳市 > 罗江新闻 > 正文

学习,向终身迈进

来源:德阳日报 2013-11-18 02:15   https://www.yybnet.net/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当下,随着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生活急速变化,接受继续教育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必修课”。10月23日,首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在北京闭幕,来自国内外的数百名专家及城市代表齐聚,通过了以“全民终身学习:城市的包容、繁荣及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建设学习型城市北京宣言》。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愈发深入人心。那么,如何才能适应全民学习的大环境?怎样才能为市民提供适需的学习“大餐”?为此,记者进行了一系列走访调查。

新形势下

终身学习日益盛行

10月28日晚,德阳市广播电视大学,市医院护士杨文玲和同事前来上课,她告诉记者,自己学的是护理专业,卫校中专毕业后自考上了华西卫校大专,2001年毕业到现在,已经工作十多年了,“但是工作越久,就越觉得以前学的东西不够用,需要给自己‘充充电\’。”

罗江县新盛镇万家福养兔专合社副理事长杨天徐,参加了县上统一组织的创业培训后,将专业技术和管理理念进行实地运用,发展壮大专合社,兔子出栏数逐年增加,去年多达40万只,今年已达43万多只,他表示,“想多参加这种培训,很实用,接地气。”

其实,在我们身边,跟杨文玲、杨天徐一样求知若渴的“学生”比比皆是。他们有的是因岗位变化需要继续深造,有的是工作遇到瓶颈需要提升能力,有的是需要进一步开拓视野、学习科技,有的是在寻找项目、准备创业,有的只是因为兴趣爱好、休闲娱乐……尽管学习目的各有不同,然而无一例外的是,他们对于“继续教育”有着很高的明确性和实用性要求。

“从我们身边来看,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非常少,尤其是80后年轻员工,基本上已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不过,学历固然很重要,但是工作后考验更多的是个人能力,所以迫使相当多的人选择继续学习,尤其是岗位技能培训、知识理念更新等。”市电大校长徐春城告诉记者。

而在市教育局副局长胡北看来,日益盛行的全民学习风,除了市民自身热爱学习、追求进步外,更离不开历届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2007年,《德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国西部职业教育基地建设的意见》中,就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成人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如今,德阳市新增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已提高到11年以上,每年参加成人自考的人数达10万人次以上,每年接受培训的农民工更是高达40万人次以上。”

顺势而为

各项服务紧密跟进

“社会需求很旺盛,但是服务能不能跟上也很重要。”说到全民终身学习的大势所趋,怎样才能找好定位、做好服务,徐春城有着自己的思考。

据了解,目前德阳市在提供继续教育资源方面,主要有电大、党校、职业学校和各类培训机构、培训学校、培训班。市本级主要以电大和党校为龙头,县级主要以职业学校为载体,而乡、镇、村则主要以成人学校为依托,涵盖了各行各业、各类人群。课程根据实际需要而设置,实用性、技能型很强;授课也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教室,有的甚至直接深入田间地头。

记者采访中发现,为了满足各种人群多样化、个性化的继续学习需要,尽管目前存在自学、面授、网上学习和社会实践等多种学习方式,但是基于工学矛盾的关系,很多人还是选择以网络教育资源为平台的网上学习,自由安排,从而实现随时学习、随处学习。当然,也有像杨文玲这种挤出晚上或者周末休息时间到学校“充电”的在岗在职人员。

在农村,则多以政府为主导,送教入乡入村。《德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国西部职业教育基地建设的意见》中,要求各级政府要加强农村、城镇成人教育资源的统筹,认真做好规划,增加投入。进一步完善县、乡、村(社区)三级教育培训体系,农、科、教紧密配合,围绕农民致富,大力开展技术培训与推广、劳动力转移培训、扶贫开发服务,着力培养学习型、技能型的新农民和基层干部。

罗江的德阳箫丙养生科技职业学校可谓这方面的佼佼者,“在德阳农村开展成人创业培训,我们学校占了三分之二。”该校校长肖宗伟自豪地说。记者前往采访时,他刚从罗江鄢家镇讲完课回来,嗓音沙哑,“这次主要是解读‘中央一号文件\’,讲家庭农场、农村专合组织以及如何通过工业管理模式让农业规范化发展。采用‘理论+实例’的模式:老师讲理论,专家授技能,成功者现身说法。一天下来,上百人听课没有一个提前离开。”

在肖宗伟看来,成年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体,成人继续教育的特点是服务于当下,但这在农村是比较缺乏的,所以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理应面向成人化,面向“三农”开展务实培训。

同样,作为市本级龙头的电大,也在积极探索服务终身教育的方式方法。除了开展教师国培、食品药品从业人员职业培训等短期培训,还在积极探索社区教育。“我们准备先试点,然后再推开,由点到面。”具体负责这项工作的李少云老师告诉记者,经考察调研后,初步选了两个点,其中一个是辽河街社区。“这里既是城乡结合部,也是四川省老年服务基地,农转非的人群大、老年人多、流动性人口多、厂子多,所以继续教育的服务需求也大。”据介绍,文化知识、实用生产技术培训、思想道德、民主法制、环境保护、计划生育、休闲娱乐、卫生健康知识等将成为社区教育的主要内容。

“从当前的形势来看,德阳市在满足人民群众继续学习需要方面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总体水平不高,激励机制不够,还有待进一步努力。”采访结束时,胡北总结道。

尹兰兰

新闻推荐

送仔猪到农家 力促帮扶村 发展养殖业

(记者孔季虹通讯员付子娟)12月3日,市直机关工委工作人员为罗江县鄢家镇和平村部分村民送去了23头仔猪,总价值3万余元。当日下午,运送仔猪的车辆抵达和平村时,村民们个个喜形于色,因为这些仔猪不仅品相好...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学习,向终身迈进)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