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德阳 今日广汉 今日什邡 今日绵竹 今日中江 今日罗江
地方网 > 四川 > 德阳市 > 今日罗江 > 正文

奔跑在运输线上的“小教导员”

来源:绵阳日报 2020-10-24 08:13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郑金容文/图

“那时候真的很危险,我的很多战友都牺牲在了敌人的轰炸中……”23日上午,87岁的袁仲清老人给记者讲起了他参加抗美援朝的经历。虽然几十年过去了,但当年的战争场面依然历历在目。

出生在中江的袁仲清,16岁参军,因为读过半年初中,在当时也算知识分子,于是被分到罗江警卫营2连当文化教员。没多久,朝鲜战争爆发,全国掀起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热潮,在部队的袁仲清特别激动,很想去朝鲜战场杀敌。

“教导员认为我年纪小,部队里缺文化教导员,没有同意我去。”袁仲清说,1952年警备营撤销,他接到了去朝鲜战场的命令,那一刻他特别高兴。“当时抗美援朝战争已经打了一段时间了,很多爱国青年都奔赴战场,作为中国人,作为一名军人,我有责任有义务去战场。”

1952年10月,袁仲清如愿跨过鸭绿江,来到了朝鲜战场。在这里,他成了60军179师536团后勤处一名文化教导员,给战士们读报、唱歌,教战士们学文化,平时也做一些宣传鼓动工作。因为年纪小,战友们都叫他“小教员”,“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每当部队搞文化活动,为战士们唱歌、跳舞、读报是大家最轻松最开心的时刻。”老人告诉记者。

袁仲清到达朝鲜战场时,正是当地最冷的时候,洗脸时毛巾刚刚从水里捞起来,立马就被冻干了。气候特别恶劣,加上每天还要预防敌机的轰炸,条件十分艰苦。

“前线的战士们很辛苦,我也尽我所能想为战士们做好服务。”袁仲清说,他除了做好文化教员,在夜间积极参与运输,他还给通讯班班长建议,留一半人值班,一半人去参加运输,更好地保障前线的物资供应。“战场上不能没有枪支弹药,不能没有食物,我经常申请给前线的战士们运送枪支弹药和食物。在运送的路上遇到危险、受伤甚至牺牲都很普遍,敌机随时都在头顶盘旋轰炸,机枪也在时刻扫射,时刻都有生命危险。”

运物资上前线时,袁仲清还特地做了一个总结,“封锁线上不能停,没有交通沟的地方可以停”,其他时候一定要拼命地往前跑,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物资送给战友。可能正是这样,他躲过了敌人的一次次袭击。

抗美援朝期间,袁仲清前后参加了防御战、反击战,在东线战争结束后,再转战到中线,直到停战后,随部队一起回国。1972年复员回到了四川。

“比起那些牺牲的战友,我真的是太幸运了能够活着回国。虽然我今年87岁了,但每天都坚持锻炼身体,我想活久一点,多看看我们日益强盛的国家。”老人笑着说。

新闻推荐

德阳罗江:万吨级连续玄武岩纤维池窑生产线投产

德阳罗江:万吨级连续玄武岩纤维池窑生产线投产将建年产值超百亿元的玄武岩纤维产业群四川省玻纤集团有限公司连续玄武岩纤...

罗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罗江这个家。

相关推荐:
油麦菜的哭诉2020-09-18 05:40
猜你喜欢:
评论:(奔跑在运输线上的“小教导员”)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