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商报记者 逯望一
摄影记者 刘海韵
“最牛志愿者”陈岩被捕 追踪
核心提示
目前,陈岩的案子正处审查诉讼阶段。“是否起诉还需进一步审查来定。”
陈岩的辩护律师蒲虎说,陈岩的事情,最终应由法律来做出最终评判。
“从我见他第一天起,他就充满悔意,后悔自己在光环和追捧之下,迷失了自己。”昨日,律师蒲虎收到了“最牛志愿者”陈岩的信。陈岩因涉嫌诈骗罪被批捕,日前在看守所内致信成都商报读者和辩护律师,恳请善待他的家人。
致商报读者
无论哪种声音 都心存谢意
昨日,四川广力律师事务所律师蒲虎,收到了陈岩寄来的信。8月12日,蒲虎离开看守所时,陈岩便对他说,“我会给你写信的。”陈岩没有食言,但令蒲虎意外的是,信上没有与他自己的事的相关细节,而是一部分致成都商报读者,一部分写给蒲虎,只有一页纸。
在给成都商报读者的信中,陈岩这样写道:“商报的读者朋友:感谢所有读者朋友的关心,无论是哪种评论和声音,我都心存谢意,衷心恳求不要谈及我的家人,请善待我的父母,对于目前所发生的一切变故,我将坦然面对和接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我坚信,穿过浮云我便能望见蓝天。再次感谢您(你)们对我家人的尊重和理解。”
蒲虎告诉记者,从与陈岩的交谈和这封信中,他能够看出,目前陈岩不认为自己犯罪,只是对过去自己没有在光环下把持住自己,感到后悔。
“我相信,穿过岁月的浮云,我便能望见蓝天。”这是陈岩致成都商报读者中的一句话,蒲虎所理解的“浮云”,是陈岩37个省部级以上的荣誉和荣誉之下那段光彩而短暂的日子。“从我见他第一天起,他就充满悔意,后悔自己在光环和追捧之下,迷失了自己。”
致辩护律师
希望恢复到以前当民工时的心态
陈岩在给蒲虎的信中则写道:“蒲虎律师:别后书辞,‘莫让浮云遮望眼\’,看后心生顿悟,只叹人间无别不成悲,况屈指四十又二年,未求田间舍,更没些闲,唯诗愁不断,更消几番风雨,可堪回首?高城内故友长绝,悲歌未彻,愁亦绝,此情与谁叙?算重来,尽成陈迹,陈郎鬓如雪,世上功名,老来风味,情难依旧,有如六祖慧能所言。‘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蒲虎说,尽管个别地方看上去叙述不妥,但10多岁出去打工的陈岩,能写出这样的文字,让他略感惊叹。
蒲虎告诉成都商报记者,12日在德阳看守所见陈岩当天,为了打发排队等候的时间,他带上了一本书。陈岩发现后,了解到该书有修身养性之用,欣然请求,“把这本书送给我嘛,我现在正需要。”蒲虎答应了,他在书里面写下了一句“莫让浮云遮望眼”,而后的一句“莫因一事怨人生”,由于看守所看望时间已到,来不及写下。“第一句出于劝告,没有写下的一句,是对他的一种鼓励。”
在信中,陈岩感慨如今的心情,找不到人倾诉。尽管与蒲虎仅有一面之交,但他在信中流露出,希望以后能过平静生活的想法,整个人能够恢复到自己以前当民工时的心态。然而,“尽成陈迹,陈郎鬓如雪。”当自己决定告别过去的日子时,已经四十有二,双鬓斑白,曾经那个救人的民工,如今成了这般模样,于是他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律师说法
理性看待陈岩
让法律来评判
目前,陈岩的案子正处审查诉讼阶段。“是否起诉还需进一步审查来定。”蒲虎介绍,诈骗罪的核心为以虚构事实、隐瞒真相来骗取公私数额较大的财产,“在四川,5000元以上属较大,50000元以上就属巨大。
在蒲虎看来,陈岩的案子尚有很多细节需要调查。他坦言,陈岩的事情,最终应由法律来做出最终评判,不应给予其众多道德评判。事实上,在陈岩救人之后,对他过分捧高;在这件事情出来之后,却将他一棒子打死,缺乏对整个事情一个理性的看待。正如陈岩自己所说,一人一时一事的举动,有时候往往出于自己的本能。“我们习惯了造神,这是社会的一种病态。”
“不用过度神话一个人,也不要过度打压,希望大众理性看待陈岩,用法律来评判。”蒲虎说。
新闻推荐
开栏语成都德阳正式签署同城化发展框架协议,两个城市将从规划、工业经济、政府采购、交通、教育、旅游、城市水源地保护、金融等八个方面全方位合作。作为成都的“同城之友”,德阳是个怎样的城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