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提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美丽德阳。作为环保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践行绿色发展,改善环境质量?日前,记者专访了市环境保护局局长胡坚。
胡坚说,“十二五”期间,德阳多途径推进污染减排,多措施开展污染防治,推进生态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环境质量有所改善,超额完成污染减排目标,成功创建省环保模范城市。目前,我们面临的环境形势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扭转环境恶化、改善环境质量,事关全面小康、事关发展全局,刻不容缓。
“十三五”是绿色发展的关键五年。胡坚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严格执行新环境保护法各项监管制度,科学编制和实施德阳市“十三五”环境保护专项规划,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推动实施重大环保行动和工程。一是坚持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按国家统一部署扩大污染物总量控制范围,继续实施总量控制与污染减排,推进实施一批工程项目,带动环境治理。同时增强规划环评约束力,严格空间准入。二是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创建为抓手,开展嘉陵江和沱江流域生态建设与污染综合整治,改善流域水环境质量。强力推进减排、压煤、抑尘、控秸、治车五项措施,开展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改善空气质量。协同推进污染预防、风险管控、治理修复三大举措,着力解决土壤污染问题。坚持城乡环境治理并重,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三是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建立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的污染防治管理体系,有效衔接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排污收费等制度,切实落实企业责任。严格环保执法,重点打击偷排偷放、伪造监测数据和不正常运行治污设施等违法行为,让环境守法成为新常态。四是构建多元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推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全面推进环境信息公开,实行阳光审批,推行阳光执法,推动企业主动公开环境信息,接受公众监督,推动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 本报记者 肖芷悠
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提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美丽德阳。作为环保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践行绿色发展,改善环境质量?日前,记者专访了市环境保护局局长胡坚。
胡坚说,“十二五”期间,德阳多途径推进污染减排,多措施开展污染防治,推进生态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环境质量有所改善,超额完成污染减排目标,成功创建省环保模范城市。目前,我们面临的环境形势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扭转环境恶化、改善环境质量,事关全面小康、事关发展全局,刻不容缓。
“十三五”是绿色发展的关键五年。胡坚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严格执行新环境保护法各项监管制度,科学编制和实施德阳市“十三五”环境保护专项规划,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推动实施重大环保行动和工程。一是坚持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按国家统一部署扩大污染物总量控制范围,继续实施总量控制与污染减排,推进实施一批工程项目,带动环境治理。同时增强规划环评约束力,严格空间准入。二是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创建为抓手,开展嘉陵江和沱江流域生态建设与污染综合整治,改善流域水环境质量。强力推进减排、压煤、抑尘、控秸、治车五项措施,开展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改善空气质量。协同推进污染预防、风险管控、治理修复三大举措,着力解决土壤污染问题。坚持城乡环境治理并重,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三是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建立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的污染防治管理体系,有效衔接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排污收费等制度,切实落实企业责任。严格环保执法,重点打击偷排偷放、伪造监测数据和不正常运行治污设施等违法行为,让环境守法成为新常态。四是构建多元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推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全面推进环境信息公开,实行阳光审批,推行阳光执法,推动企业主动公开环境信息,接受公众监督,推动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 本报记者 肖芷悠
新闻推荐
省市政府安排部署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工作 坚守“红线” 筑牢“底线”
(记者邱洁)1月18日上午,全省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安排部署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工作。副省长刘捷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辉,副市长王箭在德阳分会场参加会议。会议贯彻落实全国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