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项目引领有序实施
示范工作一头连着节能减排,事关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一头连着生态环境保护,事关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既是重大发展工程,也是重大民生工程,必须科学谋划,超常努力,精心组织实施。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位推进示范市建设,成立了以书记、市长为组长,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任常务副组长,市级相关单位为成员单位的示范市工作推进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8个工作组,即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利用规模化、主要污染物减量化、建筑绿色化、交通清洁化、服务业集约化、产业低碳化“六化”工作组,以及资金项目监督审计工作组、宣传工作组,在节能减排考核目标、监督审计、社会宣传等方面,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德阳经开区签订目标责任书,分解落实典型示范项目投资额、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长效机制建设等目标任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全市对示范工作推进情况、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实行问责制,纳入年度目标绩效考核,对示范项目实施效果进行绩效评价,对项目、资金情况进行跟踪监督,确保按期完成目标任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按照德阳市总体安排,2015-2017年三年示范期间,将着力建设低碳产业、绿色建筑、清洁交通、现代服务业、主要污染物减量化、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六大支撑体系,实施沱江流域综合治理、磷石膏综合利用、新型城镇化重点建设、多元互补分布式能源智能化综合利用等一批重点工程,打造五大典型示范项目。当前,德阳市已经选定并获批的五大类典型示范项目包括,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低碳化示范项目、大气污染治理及沱江等重点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程、低碳绿色生态城镇建设项目与建筑绿色化项目、新能源及多元互补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新能源及清洁能源汽车示范项目。2015年以来,市节能减排示范办牵头,市“六化”工作组针对典型示范项目的不同小类指导业主单位开展项目申报,通过专家评审,梳理启动了2015年第一批次、第二批次94个典型示范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163.77亿元,2015年年度计划投资56.79亿元。其中,提炼并推进了磷石膏治理、节能减排综合监测大平台、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亮点项目,同时,组建管理平台和项目储备库,跟踪项目实施进展,确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创新机制撬动市场
一年来的综合示范实践告诉我们,开展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既要运用经济手段、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更要注重顶层设计、建立长效机制、创新管理手段,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因此,在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建设中,德阳市大力创新机制,积极构建节能减排政策制度体系,保障每一项节能减排财政政策落到实处。
一是着眼于建立节能减排长效机制,要求相关部门加强政策设计、研究和谋划工作,结合德阳市实际,积极开展对标活动,与国家考核要求对标、与先进城市对标、与部门职责要求对标,找准各部门节能减排工作的着力点。二是出台综合示范奖励资金管理办法、项目管理办法、项目评审暂行办法等文件,建立项目申报指南、绿色通道等管理体系,确保财政资金安全有效使用,使节能减排效益最大化。三是整理出台差别化电价、水价、阶梯气价、环保、绿色建筑、产业发展、招商引资等几十项地方配套政策,其中《建立细化建筑节能减排和绿色建筑推广激励机制的工作方案》,是全省第一个绿色建筑激励政策。四是推进节能减排典型示范项目与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工作紧密结合,在交通基础设施、供水安全保障、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等领域进行试点。
另外,德阳市还全面启动了节能减排综合监管平台建设。该平台将实现市级节能减排监管信息实时监测、统计申报、节能量(碳排放和排污权)交易、减排量运营和考核评估等“一体化”监管,同时健全和统一全市节能减排监测统计体系。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该平台建设必须达到国家节能减排示范城市三年建设标准和验收的要求,融入市政府实施智慧城市和云平台建设发展战略,并具备国家级层面的可推广模式。
>>>后记
从总体上来看,德阳市2015年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工作进展顺利,做到了既有政策覆盖项目与典型示范项目同步推进,做到了污染源头治理与支持能源结构调整统筹兼顾,做到了行政手段调控与经济杠杆撬动齐头并进,为后两年的综合示范工作深入开展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
2016年-2017年,德阳市将继续从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利用规模化、主要污染物减量化、建筑绿色化、交通清洁化、服务业集约化、产业低碳化等六个方面实施典型示范项目。把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与现有财政政策支持相结合、与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实现政策集成、资金整合,着力打造具有德阳特色的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经验和亮点,促进德阳市产业转型升级,绿色低碳发展。
(上接第一版)
项目引领有序实施
示范工作一头连着节能减排,事关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一头连着生态环境保护,事关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既是重大发展工程,也是重大民生工程,必须科学谋划,超常努力,精心组织实施。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位推进示范市建设,成立了以书记、市长为组长,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任常务副组长,市级相关单位为成员单位的示范市工作推进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8个工作组,即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利用规模化、主要污染物减量化、建筑绿色化、交通清洁化、服务业集约化、产业低碳化“六化”工作组,以及资金项目监督审计工作组、宣传工作组,在节能减排考核目标、监督审计、社会宣传等方面,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德阳经开区签订目标责任书,分解落实典型示范项目投资额、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长效机制建设等目标任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全市对示范工作推进情况、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实行问责制,纳入年度目标绩效考核,对示范项目实施效果进行绩效评价,对项目、资金情况进行跟踪监督,确保按期完成目标任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按照德阳市总体安排,2015-2017年三年示范期间,将着力建设低碳产业、绿色建筑、清洁交通、现代服务业、主要污染物减量化、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六大支撑体系,实施沱江流域综合治理、磷石膏综合利用、新型城镇化重点建设、多元互补分布式能源智能化综合利用等一批重点工程,打造五大典型示范项目。当前,德阳市已经选定并获批的五大类典型示范项目包括,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低碳化示范项目、大气污染治理及沱江等重点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程、低碳绿色生态城镇建设项目与建筑绿色化项目、新能源及多元互补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新能源及清洁能源汽车示范项目。2015年以来,市节能减排示范办牵头,市“六化”工作组针对典型示范项目的不同小类指导业主单位开展项目申报,通过专家评审,梳理启动了2015年第一批次、第二批次94个典型示范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163.77亿元,2015年年度计划投资56.79亿元。其中,提炼并推进了磷石膏治理、节能减排综合监测大平台、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亮点项目,同时,组建管理平台和项目储备库,跟踪项目实施进展,确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创新机制撬动市场
一年来的综合示范实践告诉我们,开展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既要运用经济手段、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更要注重顶层设计、建立长效机制、创新管理手段,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因此,在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建设中,德阳市大力创新机制,积极构建节能减排政策制度体系,保障每一项节能减排财政政策落到实处。
一是着眼于建立节能减排长效机制,要求相关部门加强政策设计、研究和谋划工作,结合德阳市实际,积极开展对标活动,与国家考核要求对标、与先进城市对标、与部门职责要求对标,找准各部门节能减排工作的着力点。二是出台综合示范奖励资金管理办法、项目管理办法、项目评审暂行办法等文件,建立项目申报指南、绿色通道等管理体系,确保财政资金安全有效使用,使节能减排效益最大化。三是整理出台差别化电价、水价、阶梯气价、环保、绿色建筑、产业发展、招商引资等几十项地方配套政策,其中《建立细化建筑节能减排和绿色建筑推广激励机制的工作方案》,是全省第一个绿色建筑激励政策。四是推进节能减排典型示范项目与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工作紧密结合,在交通基础设施、供水安全保障、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等领域进行试点。
另外,德阳市还全面启动了节能减排综合监管平台建设。该平台将实现市级节能减排监管信息实时监测、统计申报、节能量(碳排放和排污权)交易、减排量运营和考核评估等“一体化”监管,同时健全和统一全市节能减排监测统计体系。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该平台建设必须达到国家节能减排示范城市三年建设标准和验收的要求,融入市政府实施智慧城市和云平台建设发展战略,并具备国家级层面的可推广模式。
>>>后记
从总体上来看,德阳市2015年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工作进展顺利,做到了既有政策覆盖项目与典型示范项目同步推进,做到了污染源头治理与支持能源结构调整统筹兼顾,做到了行政手段调控与经济杠杆撬动齐头并进,为后两年的综合示范工作深入开展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
2016年-2017年,德阳市将继续从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利用规模化、主要污染物减量化、建筑绿色化、交通清洁化、服务业集约化、产业低碳化等六个方面实施典型示范项目。把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与现有财政政策支持相结合、与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实现政策集成、资金整合,着力打造具有德阳特色的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经验和亮点,促进德阳市产业转型升级,绿色低碳发展。
新闻推荐
向市民交一份“明白账” 审计部门全面开展城市“提档升级”建设项目跟踪审计
(记者肖盛雄)德阳城市“提档升级”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为了向广大市民交一份“明白账”,根据市委、市政府安排和审计工作职责,日前,市审计局已全面开展对城市“提档升级”建设项目的跟踪审计工作。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