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新闻 广汉新闻 什邡新闻 绵竹新闻 中江新闻 罗江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德阳市 > 德阳新闻 > 正文

打击售卖个人信息者就这么难?

来源:德阳日报 2016-04-21 22:45   https://www.yybnet.net/

□吴  平(德阳)

据报道,在济南市,只需花32000元,就能买到该市20多万条1-5岁的婴幼儿信息,顾客还可以分区购买。更为可怕的是,除了孩子姓名、家长电话,这些信息甚至还能精确到每户门牌号。(《新京报》)。

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很快,泄露也很快,容易泄露的个人信息无非就是电话号码、身份证、家庭住址、男女、年龄、职业等等。这些原本可以向社会公开的信息为什么就容易成为不法分子所利用的工具呢?婴幼儿信息从出生那天起,医院、公安派出所、幼儿园、学校都有记载,这些信息无非就是孩子是什么时候出生的,是男是女,是哪家的,在哪里上学等等。

这些信息买来作何用?《新京报》文章说:“这次泄露信息的可怕之处,不仅在于侵犯隐私权,更为要害的是,将孩子赤裸裸地暴露在各种危险之下。如果信息为犯罪分子所利用,很可能导致绑架、拐骗、拐卖儿童等犯罪活动,对孩子人身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近年来,各地就发生了多起利用网络套取未成年人信息,进而实施不法活动的案例。面对信息泄露的现实威胁,一些人甚至选择改名换姓、迁居别处。”原来,买婴幼儿信息的人是在打婴幼儿的主意,如果哪家监管上有疏忽,这些家庭的孩子就容易被不法分子偷窃拐卖;如果哪家是“富二代”或有钱人,这些家庭的孩子就容易被不法分子绑架进行敲诈勒索;如果哪家与谁结了仇,这些家庭的孩子就容易被不法分子为寻仇所谋害……总之,花那么多钱买婴幼儿信息绝不是为孩子的健康成长着想,而是有“不轨”企图的。

2009年2月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七)》明确了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等罪名,“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既然《刑法》已经为买卖个人信息定了罪,那么,为什么这种买卖个人信息的事件还经常发生并且屡禁不止呢?难道个中有什么特殊的“渠道”,或是有什么特殊的“保护”?我们在生活中时常接到不明身份人打来的电话,有诈骗钱财的,有要求投资期货股票的,也有兜售商品的……这些莫名其妙的陌生人是从哪里得来的个人信息?

勿庸置疑,个人信息的泄露不是自己出了问题,而是在个人身份登记的场所被登记部门所“盗卖”了。比如说婴幼儿信息的泄露,他们来到这个世界才几年,在哪些地方登记过,无非就是出生的医院,户籍所在的派出所,还有就是幼儿园、学校,这样简单的“简历”被泄露难道调查起来很难吗?当然,如果说“逆查”比较难,毕竟牵涉到医院、派出所、幼儿园几个部门若干个人,那么对于被抓起来的不法分子进行“顺查”是否就不难呢?审问,顺藤摸瓜,哪里、哪个人手上买的,一个追一个,也一定能找到“元凶”,不是难事。

既然出卖个人信息违法,既然个人信息泄露已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那么,我们的打击就必须跟上,必须对这些不法分子实施严惩,不要等出了严重后果再来追究。很多大的案件最初都有小的根源,把打击违法犯罪放在“防患于未然”上可以避免很多悲剧的发生,也可以减少很多麻烦。

□吴  平(德阳)

据报道,在济南市,只需花32000元,就能买到该市20多万条1-5岁的婴幼儿信息,顾客还可以分区购买。更为可怕的是,除了孩子姓名、家长电话,这些信息甚至还能精确到每户门牌号。(《新京报》)。

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很快,泄露也很快,容易泄露的个人信息无非就是电话号码、身份证、家庭住址、男女、年龄、职业等等。这些原本可以向社会公开的信息为什么就容易成为不法分子所利用的工具呢?婴幼儿信息从出生那天起,医院、公安派出所、幼儿园、学校都有记载,这些信息无非就是孩子是什么时候出生的,是男是女,是哪家的,在哪里上学等等。

这些信息买来作何用?《新京报》文章说:“这次泄露信息的可怕之处,不仅在于侵犯隐私权,更为要害的是,将孩子赤裸裸地暴露在各种危险之下。如果信息为犯罪分子所利用,很可能导致绑架、拐骗、拐卖儿童等犯罪活动,对孩子人身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近年来,各地就发生了多起利用网络套取未成年人信息,进而实施不法活动的案例。面对信息泄露的现实威胁,一些人甚至选择改名换姓、迁居别处。”原来,买婴幼儿信息的人是在打婴幼儿的主意,如果哪家监管上有疏忽,这些家庭的孩子就容易被不法分子偷窃拐卖;如果哪家是“富二代”或有钱人,这些家庭的孩子就容易被不法分子绑架进行敲诈勒索;如果哪家与谁结了仇,这些家庭的孩子就容易被不法分子为寻仇所谋害……总之,花那么多钱买婴幼儿信息绝不是为孩子的健康成长着想,而是有“不轨”企图的。

2009年2月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七)》明确了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等罪名,“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既然《刑法》已经为买卖个人信息定了罪,那么,为什么这种买卖个人信息的事件还经常发生并且屡禁不止呢?难道个中有什么特殊的“渠道”,或是有什么特殊的“保护”?我们在生活中时常接到不明身份人打来的电话,有诈骗钱财的,有要求投资期货股票的,也有兜售商品的……这些莫名其妙的陌生人是从哪里得来的个人信息?

勿庸置疑,个人信息的泄露不是自己出了问题,而是在个人身份登记的场所被登记部门所“盗卖”了。比如说婴幼儿信息的泄露,他们来到这个世界才几年,在哪些地方登记过,无非就是出生的医院,户籍所在的派出所,还有就是幼儿园、学校,这样简单的“简历”被泄露难道调查起来很难吗?当然,如果说“逆查”比较难,毕竟牵涉到医院、派出所、幼儿园几个部门若干个人,那么对于被抓起来的不法分子进行“顺查”是否就不难呢?审问,顺藤摸瓜,哪里、哪个人手上买的,一个追一个,也一定能找到“元凶”,不是难事。

既然出卖个人信息违法,既然个人信息泄露已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那么,我们的打击就必须跟上,必须对这些不法分子实施严惩,不要等出了严重后果再来追究。很多大的案件最初都有小的根源,把打击违法犯罪放在“防患于未然”上可以避免很多悲剧的发生,也可以减少很多麻烦。

新闻推荐

城北街道 探索妇女居家 灵活就业新模式

(记者叶书英通讯员赖雅莉)为帮助有就业需求的女性尽快实现就业,旌阳区城北街道以春兰巷社区为试点,通过几年的努力,探索出一条妇女居家灵活就业新模式。城北街道将保护传承地方特色文化与尊重失地妇女...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打击售卖个人信息者就这么难?)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