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群众走访工作?(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旌阳区城北街道春兰巷社区位于德阳市区北郊黄河西路以北,由原城区乡北光村七组农转非居民和九千朝阳小区构成,代管金属容器厂、通工汽车厂两个破产企业和黄山路市场。常住人口3506人,流动人口1076人。社区内人员结构复杂,困难弱势群体多,不稳定因素集中。可以说,春兰巷社区是该街道管理难度和压力最大的一个社区。就是这样一个“高难度”的社区,“女汉子”唐琪挑起重担,出任社区党总支书记。她上任以来,始终把服务群众摆上工作的最高位置,走家入户了解情况化解矛盾纠纷、深入背街小巷整治重点难点、扶贫助困走访慰问以爱感人,成为了该社区居民心中的“三好书记”。
她是爱岗敬业的“排头兵”
今年32岁的唐琪,于2013年11月担任春兰巷社区党总支书记。在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她尽全力帮助弱势群体,调解矛盾纠纷,热心公益事业,把自己的精力都投入到社区工作上,把爱心都倾注在辖区党员、群众身上,凡是与其接触过的人,无不为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身先士卒的工作精神和态度所打动。她是群众眼中当之无愧的爱岗敬业“排头兵”。
2014年初的一天,春兰巷社区居民曹小梅打电话到社区反映紧急情况:辖区居民王波、陈昆明夫妇因家庭矛盾在家大打出手,醉酒的王波将摩托车内的汽油泼满全屋准备纵火,扬言要与陈昆明同归于尽。唐琪得知这一紧急情况后,带领社区工作人员迅速赶到现场,同时第一时间通知了辖区派出所。到现场后,当事人王波情绪异常激动,手里拿着汽油瓶不肯放下,拿着打火机要冲往屋内纵火,屋内陈昆明与两个3岁的双胞胎姊妹恐慌地坐在床上。面对这种危急情况,唐琪不顾个人安危,带领社区干部冲上前去及时将王波制服,并从他手中夺过汽油瓶,控制住王波,成功化解了现场的危险。在了解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唐琪又将当事人双方请到了社区调解室,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调解,终于让这对夫妇认识到了自己不对的地方,化解了家庭矛盾。
同事告诉记者,在春兰巷社区,时常会发生一些家庭、邻里纠纷,唐琪都会亲力亲为为老百姓排忧解难。上任以来,唐琪已成功调处辖区内各类矛盾纠纷90余起,调处成功率100%,为建设幸福和谐社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她是公益事业志愿服务的“急先锋”
走进春兰巷社区,背街小巷平坦的水泥板路、美观大方的绿化区、繁荣有序的黄山路市场、高标准的妇女儿童之家、宽阔舒适的文体中心……都是一道道美丽的风景。而这每一道风景的背后都离不开唐琪的努力。
每逢春节前夕,唐琪便会早早开始计划张罗各项志愿服务活动,她组织社区党员志愿者、团员志愿者、妇女志愿者等为辖区弱势群体困难群众开展“暖冬”行动,更是率先垂范不甘人后。在社区群众眼中,这个年轻的书记,为老百姓做事一点也不娇气更不马虎。她为辖区瘫痪不能自理妇女张开秀更换床单与尿不湿,纵然老人的尿流到她手上也不忌讳;元宵之夜她来到了辖区独居老人陈孝清家,为老人煮了热气腾腾的汤圆并亲手喂食老人;面对鼻咽癌转移贫困党员何前三,她积极发出倡议号召辖区全体党员居民群众伸出温暖友爱之手带头慷慨解囊奉献爱心,社区党员群众纷纷响应号召,共筹集捐款9317.5元……
多年来,她带领志愿队伍穿梭于辖区背街小巷、广大居民群众家中,扶贫助困助人为乐共计开展志愿活动230余次,直接受益人数上千人。而她所做的一切也深深打动了当地的老百姓,大家都积极配合社区工作,为打造美好家园共同努力。
她是社区创新服务品牌的“打造者”
2014年为深化社区品牌主题活动,唐琪大力整合社会资源,与共驻共建共享单位四川建院多次沟通协商达成一致,在春兰巷社区成立了德阳市首个“大学生校外素质拓展培训基地”,为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平台。以党建带团建,围绕群众路线的中心思想,为居民群众提供更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最直接便利的志愿服务活动。
今年初,在唐琪的带领下,社区创新摸索开通了社区公众信息服务平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将政策法规、办事程序、社区资讯、工作开展情况等知识发布到微信公众信息平台上,形成富有春兰特色的“微信社区”, 通过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形成了有效的“两窗口一平台”,即政务服务窗口、廉政文化窗口、阳光监督平台,让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详细了解社区各方面事务、办理流程及情况。
“要当好社区创新的带头人,首先要做好居民的宣传员”。她经常带领“两委”班子走街串巷,主动与居民交朋友谈心事,及时解决群众合理的诉求。居民有困难找她解决,有心事向她倾述,有喜事与她分享。唐琪也凭着自己的敬业与担当,将社区创新服务品牌打理得井井有条。
她是居民文化活动的“领头雁”
社区要健康和谐,精神文明与文化活动尤为重要。
面对社区分散的文化资源,唐琪认真谋划合理布局将这些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和整合,广泛吸纳更多的党员、居民参与,更是将自己的文艺特长发挥在其中不断提升各支文艺队的水平。两年多来,她先后规范了老年舞蹈队、青年舞蹈队,新成立了富有自身特色的交响乐器队、“三委”合唱队,建成了与老百姓的连心桥——“春兰大舞台”。
同时,正确运用“四大团队一个舞台”的资源与优势,搭建“开门搞活动”平台,将各种富有正能量的活动在辖区内常态开展,社区各支文艺队伍积极发挥舆论导向作用。近年来,社区共开展健康向上的文艺节目、通俗易懂和喜闻乐见的党建活动等各类主题的大型文艺汇演12场次,每场次参与人数达到200余人;深入院落开展坝坝演出20余场次,每场次参与人数达到60余人。让老百姓“开了眼界见了世面”,增进了居民交流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
多年来,唐琪怀着为社区解难、为居民服务的情感,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在她的身上,展现了一个能想事、能干事、能干成事的优秀基层干部的形象。
本报记者 邱洁
开展群众走访工作?(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旌阳区城北街道春兰巷社区位于德阳市区北郊黄河西路以北,由原城区乡北光村七组农转非居民和九千朝阳小区构成,代管金属容器厂、通工汽车厂两个破产企业和黄山路市场。常住人口3506人,流动人口1076人。社区内人员结构复杂,困难弱势群体多,不稳定因素集中。可以说,春兰巷社区是该街道管理难度和压力最大的一个社区。就是这样一个“高难度”的社区,“女汉子”唐琪挑起重担,出任社区党总支书记。她上任以来,始终把服务群众摆上工作的最高位置,走家入户了解情况化解矛盾纠纷、深入背街小巷整治重点难点、扶贫助困走访慰问以爱感人,成为了该社区居民心中的“三好书记”。
她是爱岗敬业的“排头兵”
今年32岁的唐琪,于2013年11月担任春兰巷社区党总支书记。在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她尽全力帮助弱势群体,调解矛盾纠纷,热心公益事业,把自己的精力都投入到社区工作上,把爱心都倾注在辖区党员、群众身上,凡是与其接触过的人,无不为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身先士卒的工作精神和态度所打动。她是群众眼中当之无愧的爱岗敬业“排头兵”。
2014年初的一天,春兰巷社区居民曹小梅打电话到社区反映紧急情况:辖区居民王波、陈昆明夫妇因家庭矛盾在家大打出手,醉酒的王波将摩托车内的汽油泼满全屋准备纵火,扬言要与陈昆明同归于尽。唐琪得知这一紧急情况后,带领社区工作人员迅速赶到现场,同时第一时间通知了辖区派出所。到现场后,当事人王波情绪异常激动,手里拿着汽油瓶不肯放下,拿着打火机要冲往屋内纵火,屋内陈昆明与两个3岁的双胞胎姊妹恐慌地坐在床上。面对这种危急情况,唐琪不顾个人安危,带领社区干部冲上前去及时将王波制服,并从他手中夺过汽油瓶,控制住王波,成功化解了现场的危险。在了解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唐琪又将当事人双方请到了社区调解室,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调解,终于让这对夫妇认识到了自己不对的地方,化解了家庭矛盾。
同事告诉记者,在春兰巷社区,时常会发生一些家庭、邻里纠纷,唐琪都会亲力亲为为老百姓排忧解难。上任以来,唐琪已成功调处辖区内各类矛盾纠纷90余起,调处成功率100%,为建设幸福和谐社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她是公益事业志愿服务的“急先锋”
走进春兰巷社区,背街小巷平坦的水泥板路、美观大方的绿化区、繁荣有序的黄山路市场、高标准的妇女儿童之家、宽阔舒适的文体中心……都是一道道美丽的风景。而这每一道风景的背后都离不开唐琪的努力。
每逢春节前夕,唐琪便会早早开始计划张罗各项志愿服务活动,她组织社区党员志愿者、团员志愿者、妇女志愿者等为辖区弱势群体困难群众开展“暖冬”行动,更是率先垂范不甘人后。在社区群众眼中,这个年轻的书记,为老百姓做事一点也不娇气更不马虎。她为辖区瘫痪不能自理妇女张开秀更换床单与尿不湿,纵然老人的尿流到她手上也不忌讳;元宵之夜她来到了辖区独居老人陈孝清家,为老人煮了热气腾腾的汤圆并亲手喂食老人;面对鼻咽癌转移贫困党员何前三,她积极发出倡议号召辖区全体党员居民群众伸出温暖友爱之手带头慷慨解囊奉献爱心,社区党员群众纷纷响应号召,共筹集捐款9317.5元……
多年来,她带领志愿队伍穿梭于辖区背街小巷、广大居民群众家中,扶贫助困助人为乐共计开展志愿活动230余次,直接受益人数上千人。而她所做的一切也深深打动了当地的老百姓,大家都积极配合社区工作,为打造美好家园共同努力。
她是社区创新服务品牌的“打造者”
2014年为深化社区品牌主题活动,唐琪大力整合社会资源,与共驻共建共享单位四川建院多次沟通协商达成一致,在春兰巷社区成立了德阳市首个“大学生校外素质拓展培训基地”,为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平台。以党建带团建,围绕群众路线的中心思想,为居民群众提供更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最直接便利的志愿服务活动。
今年初,在唐琪的带领下,社区创新摸索开通了社区公众信息服务平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将政策法规、办事程序、社区资讯、工作开展情况等知识发布到微信公众信息平台上,形成富有春兰特色的“微信社区”, 通过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形成了有效的“两窗口一平台”,即政务服务窗口、廉政文化窗口、阳光监督平台,让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详细了解社区各方面事务、办理流程及情况。
“要当好社区创新的带头人,首先要做好居民的宣传员”。她经常带领“两委”班子走街串巷,主动与居民交朋友谈心事,及时解决群众合理的诉求。居民有困难找她解决,有心事向她倾述,有喜事与她分享。唐琪也凭着自己的敬业与担当,将社区创新服务品牌打理得井井有条。
她是居民文化活动的“领头雁”
社区要健康和谐,精神文明与文化活动尤为重要。
面对社区分散的文化资源,唐琪认真谋划合理布局将这些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和整合,广泛吸纳更多的党员、居民参与,更是将自己的文艺特长发挥在其中不断提升各支文艺队的水平。两年多来,她先后规范了老年舞蹈队、青年舞蹈队,新成立了富有自身特色的交响乐器队、“三委”合唱队,建成了与老百姓的连心桥——“春兰大舞台”。
同时,正确运用“四大团队一个舞台”的资源与优势,搭建“开门搞活动”平台,将各种富有正能量的活动在辖区内常态开展,社区各支文艺队伍积极发挥舆论导向作用。近年来,社区共开展健康向上的文艺节目、通俗易懂和喜闻乐见的党建活动等各类主题的大型文艺汇演12场次,每场次参与人数达到200余人;深入院落开展坝坝演出20余场次,每场次参与人数达到60余人。让老百姓“开了眼界见了世面”,增进了居民交流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
多年来,唐琪怀着为社区解难、为居民服务的情感,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在她的身上,展现了一个能想事、能干事、能干成事的优秀基层干部的形象。
本报记者 邱洁
新闻推荐
4月12日,德阳经开区召开经开区2016年度消防工作会议。会议通报2015年经开区消防工作考核情况,签订《2016年度消防工作目标责任书》,并传达全省市2016年消防工作会议精神和部署2016年经开区消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