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新闻 广汉新闻 什邡新闻 绵竹新闻 中江新闻 罗江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德阳市 > 什邡新闻 > 正文

制陶人才青黄不接传统陶窑日渐稀少

来源:四川日报 2014-11-28 11:34   https://www.yybnet.net/

11月21日,什邡市师古镇慈山村一家土陶作坊的工人在打磨花盆胚子。

该村41岁的甘世云家里有两口窑,已有50多年历史。德阳、温江、彭州、大邑、绵竹等地出售的泡菜坛、花盆、水缸等陶器,大多出自这里。制作陶器需要多个程序,关键环节制胚和烧制暨是体力活,又是技术活,仅制作泥胚就至少需要学习半年,要有技巧和毅力。学习时间长、工价低、利润薄,让许多年轻人不愿意学这门手艺,因此制陶人才青黄不接。甘世云介绍,目前川西地区现存的陶窑已为数不多,其他作坊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本报特约通讯员 王平 摄

新闻推荐

城市湿地公园之惑

深阅读在我国,城市湿地公园出现不足10年,还没有成型的建设、管护经验。湿地公园进城,从建设初期的选址困难,到建成后定位模糊、管理压力大,在为城市带来绿色和生机的同时,也带来诸多的困惑。靠城远点还...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制陶人才青黄不接传统陶窑日渐稀少)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