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业早不再是传统的刀耕火种模式,在刘期德的蔬果基地里,各项农业科技的应用比比皆是。“从去年开始,我用几亩地试种二荆条辣椒,也是反复试验,配套建设了遮阳降温、防寒保温等设施,现在长势喜人。”尝到了科技带来的甜头,刘期德信心更足,通过参加培训、外出考察、不断钻研,基地耕、种、收等各环节生产专业化水平逐步提高,他自己也成了镇里的科技示范技术指导员。“平时大家有啥问题都可以来找我,我们也带着他们一起搞科学种田。”刘期德说,农业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就是要改变传统“靠天吃饭”、纯劳力的生产方式,通过学习争当职业农民,把先进的种植技术用活用好。
建农场争当职业农民
从各地的情况看,当前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关键是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问题,突破口都放在了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上——只有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市场意识,懂经营、会管理、有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现代农业发展才能得到人才支撑。
刘期德这个“老”庄稼人,因此也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去年9月,通过层层筛选、推荐、申报,刘期德的种植基地成为了什邡市首批15个家庭农场之一,农场规模为215.5亩。“这也是鼓励我们继续做大做强,通过发展规模农业,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效率。”他说。
“家庭农场既坚持了以农户为主的农业生产经营特性,又扩大了经营规模,解决了家庭经营低、小、散问题。另外,家庭农场也是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有效途径。”什邡市委农工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后,政府及相关部门将强化对家庭农场的指导服务,一系列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也将出台。
“选对了路就不怕路远,有政策支持,搞农业更是一条致富的好门路。”面对新一轮“升级换代”,刘期德满怀憧憬。
文/图 本报记者 许江韵
新闻推荐
(记者曾征通讯员沈春燕)近日,记者从什邡市获悉,3月10日至4月20日,什邡市环保部门将对该市双盛辖区涉水、涉气企业,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春雷”环保突击专项执法检查行动,确保该区域农作物正常生长,保障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