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晓霞
模拟法庭上,中小学生担任审判长、公诉人、辩护人、被告人等多种角色;《小米微讲堂》上,检察官小米用身边的故事以案释法;“青鸟计划”帮助家庭困难的在监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与在监服刑亲人团聚……这一系列新鲜事、新办法,是市关工委在开展青少年法治关爱工作中的创新举措,通过学生参与,体验式学法、懂法、用法,将普法教育工作落到实处,让全市青少年在法治关爱中健康成长。
模拟法庭寓教于乐增强守法意识
“你为什么被人抢了手机不告诉老师、家长,或去报警,反而去抢劫自己的同学呢?”“公诉人”问道。“我不敢告诉爸爸,他打工很辛苦,攒了半个多月才给我买的手机,我想用自己的力量去解决。没想到犯法了……”
这是什邡市七一城西学校为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设置的模拟法庭。其中审判长、审判员、原告、被告及公诉人、代理人等所有角色均由学生担任。模拟庭审期间,旁听的学生神情严肃,从庭审现场他们切身感受到了法官审理案件的威严。学生们表示,这种寓法治教育于活动表演的形式新颖活泼,不仅从中学到了很多法律知识,也懂得了法庭审理的司法程序,很受教育。
模拟法庭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市工作的创新之举,是推进“送法进校园·关爱青少年”相关工作的重要举措。什邡市人民法院从2015年起,结合校园欺凌、打架斗殴、偷盗抢劫、网络犯罪、吸毒贩毒等常见未成年人犯罪案例,在什邡各中小学校开展模拟法庭活动10余次,参与学生2000余人。全市关工委将政法“五老”撰写的“模拟法庭”剧本汇总整理,联合教育局编印成册,发至各中小学校宣传、推广。同时,法院、检察院、司法局、派出所、看守所面向广大中小学生开展“开放日活动”,通过参观教育,提高中小学生敬畏法律的意识。
拓展法治关爱阵地营造普法氛围
“警校共育”是德阳的一张名片,从2002年创立至今,已走过了16个年头,为德阳法治关爱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2年,德阳市提出了创建“警校共育”星级单位,健全完善了警校共育办公室,严格落实工作标准化、制度化、常态化推进制度。绵竹、什邡、中江、罗江等地根据政法各部门职能特点,实行分校包干负责制,关工委成员定点联系学校抓落实。截至2017年底,全市379所大、中、小学校,68%达到四星级,32%达到五星级。在校生犯罪、校地纠纷均由当初的2%、5%下降为零,师生纠纷大幅度下降,校园及周边环境更加稳定。
为加强阵地建设,德阳市建立法治教育示范基地24个,在全市379所学校设立法律工作援助站,由学校法治副校长担任站长,配备1-2名执业律师担任援助律师。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各站点对未成年人提供法律咨询260余场、法律援助2160余人次,进一步增强了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市关工委还联合市委政法委、市检察院等部门启动上线了“阳光未来”德阳市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信息化平台、《小米微讲堂》等,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意识。持续开展未成年人“五防”(防灾害、防意外、防性侵、防拐卖、防校园暴力)安全教育,创建“五防”示范学校88所,完成公开示范课1000余场次,覆盖未成年人超10万人次,有效提升了未成年人安全自护意识。
“青鸟计划”架起一座亲情帮教虹桥
什邡市隐峰镇初二学生小雪(化名),早年母亲因车祸去世,2012年,父亲又因犯罪被判入狱11年,现在广元监狱服刑。而后,小雪一直由爷爷奶奶抚养,家庭十分困难,5年未和父亲相见的她十分渴望父爱,对父亲的思念也与日俱增。
为帮助家庭困难的在监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和在监服刑亲人团聚,2017年8月23日,在什邡市司法局、隐峰镇政府工作人员及小雪爷爷的陪同下,小雪在广元监狱见到了父亲。父女见面后紧紧相拥不愿分离,场面感人至深。此次亲情帮教活动不但使小雪重拾信心,有了学习动力,也使其父亲强烈感受到家人的期许和政府的关怀,对其积极改造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据悉,什邡市现有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162人,其家庭大多因主要劳动力在监服刑而导致贫困,至亲的缺位也使孩子的健康成长蒙上了阴影,为改变这种现状,确保青少年健康成长,什邡市司法局结合工作职能,化身“青鸟”,帮助家庭困难的在监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和在监服刑亲人团聚,在服刑人员和未成年子女之间架起一座亲情虹桥。
近年来,为实施亲情帮教,全市关工委依托政法部门,对服刑人员子女、有不良行为青少年、闲散青少年、农村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建立了个人及家庭情况台账,实行“关工委—五老—失足青少年”跟踪联系制,分类制定帮扶措施,组织“五老”走访入户开展“五讲”,以爱心和耐心引导困境青少年树立理想信念。截至目前,全市共结帮教对子3000余对,帮扶对子800余对。市司法局对全市25名未成年人社区矫正人员,实行“专人+父母”负责模式,确保不再二次犯罪;对576名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定期走访,防止把他们推向边缘化。
新闻推荐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通信条件落后,远赴西藏当兵的我们,虽然没有处在像诗人描述的那样经历荡气回肠...
什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什邡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