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德阳 今日广汉 今日什邡 今日绵竹 今日中江 今日罗江
地方网 > 四川 > 德阳市 > 今日中江 > 正文

中江县长李霞对“面与城”的思考:如何让回乡的“打工人”安居又乐业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21-01-29 05:22   https://www.yybnet.net/

书记县长访谈录打造中的中江挂面村。

中江县委副书记、县长李霞。

一个县,近50万外出务工大军,每年奔赴大江南北。春节临近,近50万份牵挂,心向故乡。

1月19日,晨雾尚未散尽。中国供销世界绿谷生活体验中心,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委副书记、县长李霞,特意为外出务工人员录制“拜年”视频,向远在他乡的老乡们,通报家乡一年成就,送上新春祝福。

李霞带给老乡们的乡音,有越发密织的路网,有越发优渥的营商环境,有越来越多的家门口就业机会;还有国家、省、市战略多重叠加下的中江机遇,以及建设3个500亿元产业集群的中江作为;更有这位75后女县长对“面与城”的思考:如何让回乡“打工人”安居又乐业?

摆现象

发展势头好了

打工人逐年回流

记者:中江是劳务输出大县。截至目前,中江全县还有多少人在外务工?

李霞:作为百万人口大县,中江有近50万人在外务工。不过,这个人数在逐年减少。特别是近几年,随着中江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每年都会有几千上万人回到中江。尽管相对于庞大的总数,这个速度还不太快,但趋势是很明显的。

记者:这个趋势说明了什么?

李霞:说明我们迎来好的发展机遇,有了好的发展势头。

记者:回来的人,在干什么?

李霞:回乡群体中,既有就业者,也有创业者。

记者:在哪里创业?在哪里就业?

李霞:创业者主要集中在乡村振兴。这是国家战略,对乡亲们吸引较大,特别是参与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发展。就业者则集中在工业。近年来,中江工业发展较快,提供了很多优质岗位,大家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创业和就业,二者互相促进,创业者为就业者提供岗位,就业者为创业者提供人力资源。我们有一些企业家,以前在外地发展,现在也回到家乡设立园区。

谈机遇

国省战略“走廊”

区位优势愈加凸显

记者:你刚才说中江迎来好的发展机遇。机遇来自哪里?是什么机遇?

李霞:没有战略指引,县域经济想要突破很难。“十四五”期间,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等国、省战略深入实施,位于龙泉山东部、成都东北方向的中江,正好处在了国、省战略的“走廊”上。我们对接成都“东进”,还在加快建设德阳市域副中心,因此,中江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还有一个机遇,就是经过多年持续发展,中江交通区域优势越来越明显。目前,我们正迎来“6高8快3轨”的交通发展格局,县域内已有建成高速3条,分别是成南、成巴、成都三绕德简段。遂德高速、成绵高速扩容项目已经开工,“十四五”期间,这两条高速要建成通车,经过中江县域的德阳绕城高速也要建成通车。届时,中江到德阳市区仅需30分钟,到绵阳市区40分钟。到成都市区以及天府国际机场,也仅需1小时,中江名副其实进入成都“一小时生活圈”。

讲发展

3个500亿集群

中江挂面要学乌冬面

记者:机遇来了,如何抓得住?

李霞:实行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以食品医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为三大支柱产业,形成3个500亿元产业集群。

记者:食品医药是第一支柱产业,具体指什么?

李霞:中江的食品产业绕不开中江挂面,这是我们的一张名片。中江挂面千年传承,由宋代传承至今。制作挂面,要从头天下午3点钟开始发面,基本一两个小时一道工序,晚上几乎睡不了,只能打个盹儿。要到第二天上午11点左右,才能成挂面,之后还有包面切面等。生产全程有18道大工序、72道小工序。能制作挂面的季节只有8个月,我们的挂面传承人曾说,遇到天气不好,21天都没有做出一斤面。目前,中江手工挂面年产仅400万公斤。

所以,手工挂面应该有它的价值,但之前没有完全体现出来。我们现在要发扬手工,这是传承。未来,中江挂面会朝着日本乌冬面的发展方向,打造“一碗面、一座城”,小城市做大产业。通过手工挂面做品牌,机制挂面做产量,让品牌价值、质量、产量都得到一定的提升。

作为农业大县、畜牧业大县,我们的生猪2019年全省出栏量第二,粮食生产连续几年都位列全省第一。但是农业附加值不高,所以要通过做精深加工,来提升农业的附加值。

医药方面,中江丹参、中江白芍,两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江将做到50万亩中药材基地,打造中药材之乡。

记者:还有两大支柱产业又怎么发展?

李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都是工业经济。这方面,目前中江拥有两个园区,一个是凯州新城,另一个是高新区。高新区以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为主体,经过10余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未来,仍然会朝这方面发展。

凯州新城以食品医药和装备制造为主体。凯州新城作为“再造一个工业新德阳”的承载地,是成都东部新区协作区。目前是32平方公里,未来规划为50平方公里,远景规划是200平方公里,目标是打造千亿园区。园区定位明确、主导产业基本成型。

所以这3个500亿产业集群,与中江的发展高度契合,并不是“拍脑壳”想出来的。

说民生

教育医疗双保障

建宜居宜业公园城

记者:产业发展了,人也回来了,城市怎么建?

李霞:我们经常讲安居乐业,安居了才能乐业,所以要让大家安好家。城市建设上,正在完善城区空间布局,以聚集50平方公里50万人口为目标,打造成德“卫星城”。同时,持续推动城市功能完善、品质提升、形象改善、服务提质,大力发展城市商业,探索发展总部经济。总之,就是要把中江建设成为一座宜居宜业公园城市。

记者:不仅宜居还能宜业,这样的城市需要有完善的城市功能配套。特别是民生服务功能,可谓关键中的关键。中江如何抓好这个关键?

李霞:是的,说到城市功能配套,大家最关心的是教育和医疗。近两年,我们在教育和医疗上非常重视。

教育上,2017年,中江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县达标验收。我们有几个亿的硬投入,包括土地、设备、信息化建设,现在中江正在做教育体系化建设。

医疗上,经过4年时间,中江县人民医院从三级乙等医院建设成为三级甲等医院,是全市除德阳市人民医院之外的第二家三甲医院。此外,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还有民营医院建设,让医疗体系建设日趋完备。

总的来说,一是资金投入逐年增加,二是支持现有学校、医院扩能增效,三是提升老师、医护的质量和待遇。目的只有一个,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

记者:有人,有城,还有面,中江很令人期待。那么,在你心目中,未来的中江到底是怎样的模样?

李霞:说到中江的未来模样,我想在《中共中江县委关于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深入推进成德同城化发展工作的决定》中,有了具体描绘。归纳起来就是五句话:中江是成德同城新支点,是产业协同融汇区,是宜居宜业公园城,是绿色生态农业带,是投资兴业活力地。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丁伟 王祥龙 王攀

新闻推荐

德阳市审计局到中江开展审计项目质量检查工作

(赖侠记者钟正有)近日,德阳市审计局副局长余锡贵率队到中江开展审计项目质量检查及业务培训指导工作。此次检查指导重在促进...

中江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中江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中江县长李霞对“面与城”的思考:如何让回乡的“打工人”安居又乐业)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