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入伏,德州市社区、部门、企业通过开放纳凉点、缩短工时等措施防暑降温,另外他们还将陆续推出惠民活动——
7月 13日是入伏首日,气温高达40℃。面对高温德州市多个社区、部门、企业积极行动,采取有效措施防暑降温,为居民和务工人员送上一份清凉。
社区:免费开放纳凉点
夏日炎炎,高温不断。 7月13日,记者走访了中心城区部分社区,不少居委会都将空调、风扇打开,免费让社区的老人、小孩和外来务工人员进门纳凉。
15点,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花园社区居民夏红梅带领社区老年文艺队的成员走进居委会活动室。原本文艺队每天下午在室外排练,进入暑期后,居委会将活动室改为纳凉点,免费向居民开放,文艺队便搬进了室内。 “这里有空调,有开水,我们不用怕高温中暑了。”夏红梅说。
16点,街头气温高达39℃,记者在德城区广川街道岔河社区居委会看到,不少社区居民在2楼的健身房和活动室纳凉。市民许先生说,旁边还有向孩子们免费开放的书法班和绘画班。
德城区广川街道祥和、天衢街道新四合等社区也都开放纳凉点或志愿者活动站让市民避暑纳凉。中心城区一些新建社区负责人也表示,他们于近日也将陆续开放纳凉点。
工地:高温下缩短工时
据市住建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前不久他们发布了《暑期施工通知》,要求各建筑工地在室外气温超过40℃时,停止当日室外作业;室外最高温度在37℃到40℃之间,工地安排劳动者室外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5小时。同时,他们成立了检查组,对用人单位防暑降温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记者分别到德城区及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5家建筑工地进行调查采访,多数建筑工地施工人员反映,工地采取了必要的防暑措施。
7月13日,在德城区三八路一建筑工地上,记者没看到工人施工。职工之家管理者孙经理告诉记者:“天气预报上说13日最高气温40℃,我们工地12日晚下发通知,13日停工一天。 ”14日8点左右,在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晶华大道一建筑工地,记者采访了两名正在冲洗设备的建筑工人康师傅和罗师傅。他们说,这几天气温较高,工地通知10点下班,16点上班,还备了绿豆汤和雪糕。据了解,为防止工人中暑,中心城区不少建筑工地还为工人备下了专用防暑药品。
部门企业:慰问一线职工
高温来袭,德州市各部门、企业纷纷慰问在高温下作业的一线职工,给他们送上一份清凉。
7月14日,齐河县环卫处为206名环卫工人送来了凉茶、矿泉水和防暑药品。环卫工人孟庆香告诉记者:“领导十分关心我们一线的环卫工人,在炎炎夏日给我们送来解暑降温饮品。 ”
德州市各级工会组织人员到一线企业,一方面对奋战在高温一线的职工进行慰问,送上毛巾和饮料;另一方面对企业防暑降温、劳动保护、食堂卫生进行检查。 7月14日,乐陵市总工会为威格尔橡胶有限公司一线职工送上毛巾、矿泉水、藿香正气水等防暑降温物品。最近两周,他们还将到多家企业为一线职工送去价值10万元的防暑用品。
同时,德州宝丽洁公司等企业自发慰问一线职工,给他们发放西瓜等防暑降温食品。□本报记者 刘臻 本报通讯员 王业婷 许聪聪 杨博森
新闻推荐
乐陵市中街道——
乐陵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乐陵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