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顾金栋
第五章改革篇——从借船出海到借风行船
“2005年的全国浓香型白酒质量普查鉴评,五粮液和古贝春分获高、低度评分第一名,2006年11月21日的古贝春“中国驰名商标”被认定,标志着古贝春质量上能够比肩五粮液,品牌价值提升上能够逐步跟近五粮液。说起来,这其实是多亏了五粮液。”说起全国行评夺冠与荣登“驰名榜”,当时已改制为山东古贝春有限公司的该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周晓峰直言不讳,“如果我们不是背靠酒业大王,与五粮液开展合作就没有质量上的全国夺冠,而如果没有质量上的保证,也就没有驰名商标的荣获。”
一条爆炸新闻
1996年7月24日,《德州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了一篇简短的消息:“古贝春”与“五粮液”喜结良缘。消息不长,却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报载:武城古贝春集团眼睛向外攀高亲,依托名厂创名牌,近日和四川五粮液酒厂喜结良缘,达成技术联营协议。五粮液酒厂提供先进的生产技术,并为古贝春集团总公司培训技术人员。古贝春集团总公司建立专门的生产车间,采用五粮液的原料配比、工艺流程、生产纯五粮液型的高档浓香型白酒,来弥补山东省无高档浓香型白酒的空白。
是真的吗?“古贝春”搭上了“五粮液”?“古贝春”要生产自己的“五粮液”了?可能吗?一个全国酒界的大哥大与一个地方酒厂?
毕竟,古贝春起起浮浮40多年,这一本地的元老级企业,已俨然成了武城这块土地的“晴雨表”。消息传出并不亚于一场不大不小的地震!一时间,纷纷扬扬的议论再次骤然四起。
新闻,必定是真实的。就在人们疑窦丛生拭目以待时,电视里“古贝春”与“五粮液”的技术联营协议早已正式签署,“五粮液”首批常年驻厂技术人员的行李也开始搬进了“古贝春”的大门,一批酒界高手在“古贝春”安营扎寨,与此同时古贝春的一批技术骨干也进驻五粮液集团跟班生产,接受酒业大王技师的言传身教……
消息和事实,传递着古贝春借船出海战略的成功实施和借风行船时代到来的喜讯,同时也为古贝春日后的质量夺冠与成功争创驰名商标、荣膺中华老字号、开创中国人文鉴赏级创新典范产品国蕴酒等一系列金字招牌埋下伏笔。
“我们的浓香型白酒与五粮液合作,我们的酱香型酒与茅台合作,这在全国来说,同时与两家中国名酒厂合作的,我们是第一家也是唯一的一家 。”直到今天,谈起这一战略的成功周晓峰仍是难抑激动的心情。
如果说,当年张子文时代“南国攀亲玉奇 缘”的阶段性合作是周晓峰攀亲五粮液的借鉴模式,那么毫无疑问,周晓峰在借鉴这一模式的同时无疑将这一模式成功定型——以协议的形式将合作关系固定化了。用周晓峰的话说这如同一对恋人,从眉目传情、互生好感到确定恋爱关系,今天终于步入婚姻殿堂有了“名分”一样。而这个“名分”当然不仅仅是一种象征,当十六年过去后的今天,古贝春系列酒登上中国酒林的璀璨之位,当酱香型古贝元系列酒被誉为中国酱香北宗,当新高端国蕴品牌摘取中国白酒创新典范产品,获中国有机酒认证,再摘又一枚“中国驰名商标”,当厂区规模增长十倍创税突破亿元大关,当六平方公里中国古贝春酒城建设如火如荼……我们又当如何更准确、更深刻去定义这一“名分”的分量?同时,当五万亩生态农业基地的建设正在铺开,当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桂冠加冕古贝春,当我们规划第三枚中国驰名商标古贝元的申报与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晋级,当古贝春与茅台、与五粮液再次生发面向未来的深度合作,当德州与宜宾缔结友好城市……谁又能否认这系列改革的灵感是来自于当年这一合作成功的启迪?
然而,当我们把目光再次转向当年,这一设想的提出与梦想照进现实的童话般的故事铺开,又当有着怎样的决策背景呢?周晓峰,这个总是会带给人惊喜与惊奇的鲁北汉子,有着怎样的万千丘壑?我一直试图解开的他的思维密码到底是什么?接下来请看——
(十四)(未完待续)
新闻推荐
为丰富教师们的课余文化活动,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同时让工作的紧张得到有效缓解和释放。10月31日下午,德州市实验小学举办教师小型运动会,内容包括:单人...
德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德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