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原图满族陈姓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原来陈姓的汉人编入汉八旗,有的搬到关外去生活,时间长了就成了满族,还有的满族人本来就姓陈;海南的京族里陈是大姓;羌族人里陈也是大姓;明成祖时,山东历城的回族中陈是大姓,这一支被明成祖指派为苏禄王守墓。苏禄王是当年从菲律宾到中国来进贡的一位国王,最后死在了中国,就葬在了山东德州。一直替他看墓的就是这支陈姓的回族族人。几乎所有的民族当中,都有姓陈的。
汉族陈姓,大多源于河南淮阳,至今当地仍有人管自己叫“老陈户”,意为非常古老的陈姓人。唐朝初期和中期,中原陈氏有过两次南迁,全都是迁往福建,这个南迁过程跌宕起伏、非常精彩。
公元669年,当时唐朝派河东人陈政任岭南行军总管,率兵镇压福建南部的少数民族叛乱。677年,陈政去世,他当时只有20岁的儿子陈元光接替父亲继续平乱,打了9年仗,终于在公元686年平定叛乱,报请朝廷批准,设立了一个行政区划———漳州郡(今福建漳州)。陈元光设立的这个行政区划太重要了,所以他有个称号,叫“开漳圣王”,他的子孙后代就被称为陈氏开漳圣王派。这一派非常重要,成为闽、粤、台湾以及南洋陈姓的主要始祖。现在我们到东南亚各地遇到姓陈的,一问:“您是陈姓的哪一支?”一般对方都会回答是开漳圣王派之后,就是陈元光之后。台湾如今就有五十三座陈圣王庙,因为有很多台湾人就是从漳州过去的。
陈氏进入广东始于南宋,金兵南侵的时候,中原氏族大批南迁,陈姓也在其列。跟随郑成功入台的很多陈姓人士对台湾的开发都做出了重大贡献。台湾的屯田制度、设立学校等措施,就是一个叫陈永华的福建同安人主持的。顺便提一句,在民间传说里,陈永华还有个更为人熟悉的名字———陈近南。在台湾有一句话,叫做“陈林半天下”,以形容在台湾姓陈、姓林的人数之多,而现在台湾的第一姓就是陈。
陈氏迁入越南的历史也非常悠久。曾在越南存在达175年的陈朝,就是陈姓人于公元1228年建立的,直到今天,陈姓还是越南十大姓之一。陈氏移居日本始于明初,大都是明太祖派去的水手。在台湾、广东、浙江,陈都是第一大姓。在福建,陈姓仅次于林姓。总之,陈姓是个非常了不起的姓。
讲到陈姓,就特别要讲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曾经支撑了中国上千年的文明。然而,今天这种精神已经被我们逐渐淡忘了,而且将来恐怕会被我们彻底遗忘。什么精神呢?义门精神。
唐代中期,有一个叫陈伯宣的人,跟朋友结伴游览庐山,到庐山一看,觉得当地风光非常美丽,所以他就带领子孙迁居到了江州德安县太平乡长乐里永清村。江州就是今天的九江,德安位于江州之南,所以,这一支被称为江州陈氏。在这一支里,就出现了“义门独著,百犬同牢”这样了不起的事情。据文献记载,义门陈氏初创时只不过父子几人,到了宋朝初期,已经有740多口人。等到仁宗时期,人数已多达3700余人。这一门为什么这么了不起呢?因为他们从没有分过家。
新闻推荐
11月,亲爱的读者和影迷们,想要免费观看电影吗?为回馈广大商报读者和影迷,山东商报联合新世纪电影城特推出“订《...
德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德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