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的金秋十月,也就是我刚刚结束二十年军旅生涯转业到省劳动厅的第二年秋天,组织上安排我到高唐县劳动局挂职副局长。就在那个时候,第一次喝上了高唐的老豆腐,从那之后,期间也吃过许多地方的类似小吃,但就是高唐的老豆腐让我历久弥新,永远难忘。
高唐虽是山东省西北地区的小县,历史却非常悠久,千年的古镇就有五个。据记载,高唐为春秋齐国西境之一邑,西汉初置县,元明清置高唐州,民国元年撤州设高唐县,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属中华民族黄河文化发祥地之一。
“地旷愈远,品类益丰”,高唐老豆腐令人明白了其蕴载的深厚文化内涵。传说,汉末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人习武归来,品尝一女子没做成豆腐的豆脑,食后大悦,以为美食,遂起名为“老豆腐”。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德州时吃了一次高唐老豆腐,当场招呼那个做老豆腐的人进宫加入御厨“豆腐帮”。从此,高唐老豆腐便在京城有了一席之地。《故都食物百咏》中曾赞美高唐老豆腐:“云肤花貌认参差,已是抛书睡起时,果似佳人称半老,犹堪搔首弄风姿。”高唐老豆腐洁白明亮,嫩而不松,油而不腻,辣而不呛,油清而不淡,有肉味而不腥。
感慨追忆,畅思遥想,高唐老豆腐给我们描绘了唯美唯真的时代画卷。当时,我们挂职住的宾馆,叫高唐州宾馆,可能是因为历史上的高唐县曾经是高唐州而得名。初到高唐,我们对高唐人喜欢喝老豆腐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每天清晨,高唐州宾馆对面有许多卖老豆腐的摊位,每个桌子旁边摆着数目不等、高矮不一、大小不同的小凳子,人们熙熙攘攘,川流不息。当有人喊“来碗老豆腐!”卖老豆腐的人就会一手拿着开口很大很浅特制的小勺,一手拿着碗,一勺勺盛到碗里,然后撒上香菜、咸菜后,浇上清而不淡的卤汁,使片片白色豆腐悬浮在酱色卤中,深褐色的油不下沉不结堆迅速漫盖全碗,从开始盛老豆腐,到把老豆腐端到喝豆腐的人面前,仅用了十几秒钟。随后又端过盛馒头的筐子,掀开棉被,让食客自己拿热腾腾的白馒头,喜欢吃鸡蛋的另外加鸡蛋。周围一个个食客手里夹着两个馒头,一勺一勺的老豆腐送进嘴,吃得有滋有味,不亚于一顿大餐。在县城的大街小巷,不管是晨练归来的老人,还是上班的年轻人带着背着书包上学的孩子,大都会聚集在老豆腐摊旁,喝上一碗香气四溢的老豆腐,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然后幸福地离开。
品味虽久,余味犹存,高唐老豆腐使我唤回了当年的青春气息。刚到高唐挂职锻炼就有许多人告诉我,“绕道一百走高唐,半碗豆腐吃得香”,足可以看出高唐老豆腐是多么的好喝。
雅俗共赏,难掩重光,高唐老豆腐让我感受到了蜚声内外的品牌魅力。当我把几个“挂友”喝老豆腐的事告诉了我挂职的县劳动局李若林局长。提到高唐老豆腐,李局长如数家珍,他说,高唐的老豆腐就曾上过电视、报纸及相关刊物,并作为地方名吃而载入《高唐县志》,名扬省内外。
新闻推荐
商报消息(记者于腾腾通讯员张亚磊邱扬)私家车司机酒驾不少见,但是公交车司机酒驾却闻所未闻。近日,德州交警就查...
德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德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