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盒寻人”的方式发布失踪儿童信息艾坦·帕兹,可能是美国历史上最牵动人心的失踪儿童。1979年5月25日,6岁的艾坦征得父母同意,独自出门上学。他从曼哈顿的王子大街出发,到两个街区外乘坐校车。但短短两个街区的路途中,艾坦失踪了。
当天下午,超过放学时间后,艾坦迟迟未归,母亲朱莉开始怀疑艾坦失踪。寻找艾坦的行动持续了三十余年。案情侦破起起伏伏,但始终没有定论。2001年,艾坦在法律意义上被宣布死亡。30多年间,一个名叫乔司·拉莫斯的流浪汉被列为头号嫌犯。拉莫斯是艾坦家当时所雇用保姆的男友,曾有猥亵男童的前科,但警方一直未能掌握起诉拉莫斯的证据。2012年,一名患有精神病的嫌犯佩德罗·赫尔南德兹主动向警方供称,是他掐死了艾坦,但对于尸体的下落他却无法说明,对赫尔南德兹的审讯仍在进行中。
1983年,美国时任总统里根将艾坦失踪的5月25日定为“全国失踪儿童日”。1984年12月,美国国家儿童安全理事会发起了首次全国性的失踪儿童“牛奶盒寻人活动”,将失踪儿童的照片印在牛奶盒侧面,进入全美的超市、商店和千家万户的餐桌。数周之内,就有超过700家牛奶生产企业加入了这项活动,这一活动持续了十年。艾坦是第一批被印上牛奶盒的失踪儿童。根据美国失踪与受虐儿童中心的数据,截至2007年,牛奶盒寻人活动已在牛奶盒上发布过8204个失踪儿童的照片。其中,1435名儿童直接通过牛奶盒寻人活动回到了父母身边。
在公共场所启用“亚当代码”寻失踪儿童艾坦失踪两年后,1981年7月27日,佛罗里达州发生了类似悲剧。6岁男孩亚当·沃尔什在商场内看几个孩子打电子游戏。仅仅7分钟后,当母亲赶来接他的时候,亚当失踪了。
亚当的父母印发了15万份寻人启事。16天后,噩耗传来:警方在距好莱坞市郊的河里打捞到了亚当的头颅。直到2008年年底,美警方才正式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一名叫做奥蒂斯·图尔的恋童癖嫌犯为杀害亚当的真凶。早在1996年,图尔因肝功能衰竭在狱中死亡。亚当遇害后,沃尔什夫妇致力于推动美国失踪儿童寻回和立法工作。1982年,在沃尔什夫妇的不懈努力下,美国《失踪儿童法案》通过。1984年,美国又通过了《失踪儿童援助法案》,并成立了失踪儿童国家援救中心。援救中心里有全职联邦调查员,开通免费报警电话。据统计,30年来救援中心已经协助司法机构成功找回18.3万名未成年人。
此外,在亚当父母和全社会的推动下,以亚当命名的“亚当代码”失踪儿童警报系统于1994年在沃尔玛超市启用。当有儿童失踪报告后,店方必须立即获取对孩子的详细描述信息,张贴海报或进行广播,同时将建筑物所有出口封闭并实施监控。如果10分钟内不能找到孩子,必须立即通知执法部门。现在“亚当代码”已经分布在美国超过89000个公共场合,包括超市、商场、游乐场、医院、博物馆和所有联邦办公建筑。
2006年7月27日,亚当失踪25周年之际,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签署了《亚当·沃尔什儿童保护和安全法案》。该法案为联邦级别法律,专门针对儿童性犯罪,将罪犯分为三个级别,根据犯罪级别不同给予相应刑罚。
“安珀警戒”成为覆盖全美寻回失踪儿童的主力1996年1月13日,9岁女孩安珀·海格曼在得州阿灵顿的住处门口骑车玩耍时被诱拐。
邻居看见一名男子将安珀拉下脚踏车,将她丢进一辆卡车的前座,高速驶离现场。邻居立刻向警方报案,并提供嫌犯和车辆的描述。但四天后,在阿灵顿北方的荷洛森林中,一名当地居民遛狗时发现了安珀的尸体,她全身赤裸被弃尸在河床底部。杀害安珀的嫌犯一直没有落网。安珀案发生时,德州已经开始使用紧急广播和电视警报系统发布龙卷风等危险天气或自然灾害预警。得州居民意识到,可以利用广播电台等媒介,比照天气预报,以同样的频率和力度不间断播出失踪儿童的新闻。
1997年7月,“安珀警戒”计划开始成形。警方利用美国紧急警报系统,通过电台、电视台、电子邮件、交通提示、短信等多种渠道,发布失踪儿童信息。从2013年1月开始,该警报开始向手机发送信息。这些警报信息被发送到指定区域内的所有手机,且不受常规手机流量、信息使用高峰期的干扰。到2005年,全美50个州全部建立起安珀警报系统。
安珀警报的短信会直接显示在屏幕的正中位置,五分钟里连续跳出两次,而且每一次都伴有短促而尖锐的蜂鸣声。短信的内容非常简单明了,例如:“山林路,加州安珀警报:车牌号LIC/6WCU986(CA),蓝色日产四门尼桑轿车”。这是一条非常典型的安珀警报,短小但醒目,提示所有短信接收者最核心的信息。这则安珀警报发出后,一名退休警长在野外露营时,发现了可疑车辆,一周之后,被绑架的女孩被成功救出。
只要是美国的手机用户,都可以接收到安珀警报。对手机运营商来说,推送安珀警戒信息是法律义务,具有强制性。覆盖全美的“安珀警戒”如今已经成为美国失踪儿童寻回的主力渠道。
据公开数据显示,在美国被寻回的失踪儿童中,一半以上都是因为公众或警方通过“安珀警戒”发现了嫌疑犯的车辆。此外,在儿童失踪案件发生后,覆盖全国的警戒系统会给犯罪嫌疑人造成巨大压力,许多嫌犯会迫于压力自行将儿童释放。
新闻1+1
“人贩子”在美啥下场?
先不谈人贩子是否该“一律判死刑”,让我们假设“人贩子”在美国绑架拐卖儿童,或让儿童行乞,会是怎样的下场?
在美国,绑架儿童大体分为两种情况:一类是绑架陌生孩子,“人贩子”基本属于这一类;另一类则是亲属绑架,如在夫妻离异后,其中一方因丧失孩子抚养权,进而采取了绑架孩子这种极端手段。以美国加州为例,有数据显示,平均每年会发生约49例陌生人绑架案,而亲属绑架案则约为1923起。
美国是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有法律,不同的州也有各自的州法。也就是说,“人贩子”绑架儿童会根据不同情况,在联邦和各州受到不同的惩罚。
如果“人贩子”跨州或跨国作案,将可能受到联邦层面的惩罚。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出庭律师张军介绍说,一旦获得陪审团认定,联邦对绑架儿童的刑罚最高可到20年。而具体量刑会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记录和残忍程度等区别对待。“人贩子”多属于惯犯,惩罚会相对更重;如果“人贩子”在某一州内绑架或拐卖儿童,则将面临州一级法律的惩罚。
而这些仅指绑架一项罪名。“人贩子”在绑架儿童过程中通常伴随其他犯罪行为,如威逼利诱、欺骗欺诈、破门而入,还可能造成儿童受伤或致死等。这些犯罪行为也将面临刑罚。以加州为例,绑架未成年人可获刑11年,如果绑架同时伴随其他罪行,将会数罪并罚,“人贩子”也可能面临20年以上,或者终身监禁不得假释的刑罚,甚至面临死刑。
如果“人贩子”在犯罪过程中造成儿童死亡,将面临终身监禁不得假释的刑罚,甚至面临死刑。而如果绑架对象在14岁以下,更是罪加一等。绑架对象年纪越小,“人贩子”通常面临的刑罚越重。如果“人贩子”企图将绑架的孩子贩卖给他人,基本上在美国找不到贩卖市场。在美国,领养体系比较健全规范。不少美国人还前往其他国家去领养残障女婴。
而迫使孩子沿街行乞更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一旦有儿童被发现上街行乞,就会被立即送到儿童福利机构或收容机构。即使是流浪儿童也依法拥有教育和医疗的权利。如果有成年人指使儿童上街乞讨,这本身就是忽视儿童安全和虐待儿童,即使是孩子的父母,也将面临起诉。
一旦有孩子遭到诱拐或绑架,联邦调查局会快速介入,各州当地警力也会立即展开搜救。而各地民间力量、基金会、非营利组织等社会团体也会在搜救失踪和受虐儿童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美国失踪儿童干预系统的建立健全与儿童失踪或遇害的悲剧相关。随着艾坦、亚当、安珀等多起著名儿童失踪案发生,人们逐渐开始真正重视失踪儿童问题。《失踪儿童法案》于1982年通过,整个社会开始行动起来,迄今仍在美国具有指导意义。(综合)
新闻推荐
乘客向机长竖中指导致航班延误3个多小时在飞机上,旅客的过激行为可能会给自己和其他乘客带来影响。9月21日中午,在一架从成都飞往北京的航班上,一位乘客因不满意飞机迟迟不...
德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德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