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新闻 夏津新闻 平原新闻 齐河新闻 临邑新闻 庆云新闻 宁津新闻 禹城新闻 乐陵新闻 武城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德州市 > 德州新闻 > 正文

德州德城区法院,手语翻译庭审助残架起审判沟通桥梁

来源:山东法制报 2018-07-20 17:36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讯 日前,德州市德城区人民法院邀请专业助残人士参与庭审,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原、被告均为听力残障人士的离婚案件,切实保障了残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受到双方当事人的一致好评。

妻子张某与丈夫高某均系听力残障人士,二人于 2016年8 月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 2017 年生育一子高小某。由于双方不能很好地沟通交流,经常因家庭琐事发生无言的“争吵”。一次“争吵”过后,妻子张某一气之下搬回父母家居住,并多次向高某提出离婚,但高某始终不同意,并将儿子“藏起来”,不让张某见孩子。无奈之下,张某一纸诉状将高某诉至法院。

案件受理后,当事人向法院提出聘请手语翻译的申请。考虑到当事人均系聋哑人且家庭生活困难,该院经研究决定,专门为其联系德州市某特教学校的副校长王福良担任庭审的“翻译官”。

庭审前,王福良主动与当事人进行沟通,得知高某曾受过正规手语培训,张某也具有一定文化程度,能够识字。王福良采用手语交流和“纸上对话” 相结合的方式,在法官与当事人之间牵线搭桥,为庭审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庭审过程中,法官尽量放慢庭审节奏,耐心地询问案情,给予当事人充足的时间表达自己的意见。同时,王福良全面、及时、准确地向夫妻二人转述法官的言语,从告知当事人诉讼权利义务、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到最后陈述等各环节,不厌其烦地一一告知。在其耐心的手语翻译下,法官和当事人克服了语言交流障碍,法官“聆听”清楚了当事人无声的诉求,当事人在无声的世界里“看”懂了法官的庭审语言,庭审得以顺利完成。

通过庭审,法官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有了充分了解,但由于双方分歧较大,暂时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庭审结束后,法官又多次做双方的思想工作,最终成功调解结案,双方当事人也对法院专门聘请手语翻译助力审判的做法表示满意。卢娜

新闻推荐

公安局部门集中整治大型犬烈性犬

本报7月19日讯(记者刘潇通讯员高宇)近年来,城市里养狗的人越来越多,公园里、商场里、超市里、公交车上甚至餐厅...

德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德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德州德城区法院,手语翻译庭审助残架起审判沟通桥梁)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