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天地大,天地大了无奇不有。近日,在宁津县农村采访,看到许多农民不种庄稼改“玩”虫子了,并且玩出了好收入。
“种”土鳖
进入7月的每天夜晚,柴胡店镇店刘社区的刘国治都会打着手电,给土鳖喂食。这些土鳖是他在半年前“种”在池子里的。刘国治拿起一个膘肥体壮的土鳖高兴地说:“再有两个月就能换钱了,土鳖‘种\’一次可实现多次收益,它是重要的中药材,每公斤卖到72元,还供不应求。 ”
前年,刘国治跑到河北一家土鳖养殖厂学习繁育土鳖。他筹集10万元建起了1000平方米的立体土鳖养殖室,把买回来的种苗像撒种子一样撒到繁育室里,繁育成功后再放到养殖室。刘国治介绍说:“土鳖主要是晚上活动,所以要加料,饲料以麸皮、米糠为主,搭配青草、菜叶、果皮,特别好养殖。”在他的精心照料下,第一批土鳖经过7个月养殖,提前了两个月售出,为他赚了8万元。
见到收益的刘国治满怀信心地说:“今年他还想扩大规模,准备承包几十亩地建厂房。乡亲们谁愿意学,我把这套技术免费传给他。”
养蝇蛆
苍蝇人见人烦。可是,在时集镇前片杨村杨万勇家的蝇蛆蚊帐大棚里,却饲养着成千上万只苍蝇,在大棚地面上铺着的麦麸里,白花花的蝇蛆挤成一团。
7月8日,杨万勇对笔者说:“别看它人见人烦,可在我这里是 ‘银豆子\’。这个 100平方米的蝇蛆大棚,每天能繁育 50多公斤蝇蛆,能配 500多公斤杂粮饲料,供养 7000只鸡。母鸡下的蛋每个卖 1元多钱,肉食鸡味道鲜美,有特殊香味,每公斤卖40元。”
5年前,杨万勇从报纸上看到用蝇蛆喂鸡,饲养成本低,鸡蛋和鸡肉的品质好。于是,他外出学艺,把这项技术学到了手。杨万勇用蝇蛆喂鸡,鸡蛋和肉鸡销往北京、承德等地,供不应求。他在工商、质监等部门的帮助下,注册了“得益体”“华北”牌商标。
育蚂蚱
柴胡店镇逯庙村村民逯广海在养殖大棚里养起了“害虫”——蚂蚱。
走进大棚,只见棚面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蚂蚱。人刚一接近,一群蚂蚱哄然飞散。逯广海说:“这是东亚飞蝗,营养价值高,不但是美味佳肴,而且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东亚飞蝗养殖方法简单,只需喂些尖叶草即可,很适合在农村养殖。养殖蚂蚱成本低,受益快。”
逯广海的养蚂蚱技术是从外地学来的。如今,他养了二棚蚂蚱,每个棚200平方米面积,收获时一棚实有10万多只。 1公斤蚂蚱现价卖40元,一棚一茬收入5000元左右,一年养3茬。这样, 2个棚的蚂蚱一年收入3万元左右。
□宋立忠 杨永平 李文洋
新闻推荐
7月11日,宁津县工商局开展冷饮市场专项整治,重点检查各超市销售的不合格冷饮制品、啤酒、饮料以及矿泉水等。本次行动共对20家超市、13家冷饮批发店进行检查,立案查处无照经营户3户。刘娜娜 杨永平 ...
宁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宁津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