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胥爱珍 通讯员 孙久生 王猛)寒冬时节,山东省唯一一所县级杂技专业学校——宁津杂技艺校却一片热火朝天。练功厅内,老师们教小学员练习扎马、倒立等基本功。该校校长艾传勇介绍说,有两位老师是宁津县杂技团退役演员,“他们来这里教学不但不拿工资,每年还带来6.5万元的专项补助”。
通过杂技团出资定向培养学员的方式,宁津县杂技团3年先后补充演员20多人。目前,艺校还有62名小学员。宁津杂技历史悠久,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于专业性强,杂技人才的培养对这门艺术的传承发展至关重要。作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基地,杂技艺校自上世纪70年代建校起,每年都向全国各地杂技团输送大量优秀学员,至今已超过2000名。
“只有培养更多人才,才能把宁津杂技这一中国民间艺术传承下去,让这一老文化绽放新风采。 ”艾传勇意味深长地说。今年,宁津县已通过政策支持,吸引社会投资1亿元,建设新的宁津杂技文化学校。目前,学校正进行楼体施工,预计明年9月可竣工投入使用。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宁津县已把杂技文化列为“文化强县”的一个重要内容进行规划部署。文化要发展,就要有传承,就要有展示,吸引更多人来参与,进而占领市场。
为了让杂技文化发扬光大,宁津县广泛搜集资料编辑出版《宁津杂技》一书,并在全县各学校课外活动中加入这一内容,让孩子们从小就接触“杂技”这一当地古老艺术。去年12月,投入2.8亿元的宁津县文化艺术中心落成,承载着宁津县杂技文化精粹的展馆——杂技文博馆建成免费开放,先后接待参观者5万多人次。目前,宁津县的另一公益性杂技文化展示平台——投资5亿元的康宁湖杂技文化主题公园接近竣工。公园通过雕塑、名家展示、文化墙、杂技表演等展示宁津杂技的历史和精妙,让身边的宁津人时刻浸染在杂技文化当中。
不仅如此,宁津杂技还积极占领市场。成立于1956年的宁津县杂技团,兴盛时有3个专业团,民间团体近百个,足迹遍布全国。如今,该团有4支队伍常年在黄山、东平等景区及韩国演出,一年演出700多场次。他们不断丰富创新表演形式和方法,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杂技门类和派别,而其演技更是以“惊、险、奇、美”闻名。宁津县杂技团还多次应邀赴韩国、泰国、西班牙、俄罗斯等国演出,并走上了中央电视台戏曲春晚的舞台,屡获国内、国际大奖。宁津县将以此为契机,扩大演员队伍,将在县内设表演队同时到全国各地巡演,重振宁津杂技威名。
新闻推荐
全省“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出炉 德州市5学校入选,全省“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出炉 德州市5学校入选
本报讯 (记者 刘臻 通讯员 邱香奇)日前,省公安厅、省教育厅、共青团省委、省少工委联合下发通知,命名了100所 “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德州市宁津县宁津镇南环小学、齐河县第四中学、平原县第三中学...
宁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宁津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