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手持50份问卷走上街头,一时间,公交车上、中心广场、德州学院,随处可见人们驻足、谈论、填写问卷。被调查者包括20至55岁的学生、白领、军人、个体户、农民工等,教育程度不一,调查结果显示德州市居民对文化娱乐消费要求越来越高。
市民文化消费热情高
50名被调查者中,选择更愿意把钱花在影音、书籍、旅游等文化消费项目上的市民占到56%。此次调查结果表明,在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同时,进行文化消费,提高生活品位和生活质量,已逐渐成为人们的选择。
55岁的王元建认为提高文化消费是非常有必要的,他说:“现在大家物质生活水平都提高了,不愁吃不愁穿,更应该多摄取精神食粮,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的文化素质。 ”德州学院学生王磊也表示,“我国GDP总量在世界上排名靠前,现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在全球化的今天,强大的文化就是强大的国际影响力,文化体现着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反映着这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
当被问及关于文化消费在日常生活消费中所占的比例时,42%的居民选择了10%至20%,被调查的多数人对文化消费品的拥有量明显增长,从电视、电脑等间接文化消费品,到图书、报纸等直接文化消费品的订量,从教育投入到旅游支出,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现在每个月都会有一部分支出用在健身房或者电影院,而且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在某事业单位工作的刘真说,“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放松一下自己,我觉得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扩展视野。 ”
记者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了解到,德州市歌舞、游艺等娱乐场所共有112家,较大程度上满足了居民文化娱乐生活的需要。而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消费占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比重也越来越大,德州市文化消费呈现出快速发展趋势。
鲁信影城德州银座店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自从鲁信影城登录德州以来,德州的电影票房有了成倍的增长,看电影成了人们娱乐消遣的主要方式之一。鲁信影城每天大约可放映电影40余场。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电影也分淡旺季,旺季的时候一个月能够接待四五万人次。 ”
文化消费形式单一
调查中,有86%的市民认为花时间在业余文化娱乐上很有必要,但在关于居民业余文化娱乐生活这一选项中,却有46%的市民选择了看电视、上网这一选项,而选择读书、旅游这一选项的则仅占16%,居民的文化消费形式较为单一。
“不是不想外出旅游,实在是没有时间。 ”在步行街做服装生意的个体户李灿灿说。她每天早晨6点就要起床打理生意,晚上8点才回家,根本没有时间读书、看报和外出旅游,“就是晚上回家看半小时的电视。 ”采访中,大多数个体户都表示,他们除了看电视之外很少有其他的日常文化生活。
在调查中,高收入人群占38%,值得一提的是,在高收入年轻受访者中,“上网”的支持率超过八成,表明年轻白领群体对网络有着高度依赖。 “每天的工作就是面对电脑,回家之后也会首先打开电脑,上网购物、缴费,这几乎成了每天的固定工作了。 ”在中天液压机具厂工作的刘丽华说,“不是没有时间进行其他的文化消费,只不过上网只需要动动手指头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没有兴趣再把时间浪费在其他的文化消费上了。 ”
除了没有时间、没有兴趣的占较大比例外,“没有钱”也是阻碍居民进行文化产品消费的主要因素,占44%。
在瑞泰奇洗涤消毒科技有限公司工作的张晓阳说:“一个月工资不到两千元,除了自己的日常开销,哪还有钱花到文化娱乐上啊,不管家里要钱就已经很满足了。 ”同样,在德州打工的安徽人王光亮也表示,除了维持自己日常的生活开支,他每个月还要往老家寄500元钱,“不是不想有那些文化娱乐,而是没有钱,根本不敢想。 ”
文化消费氛围有待提升
“您认为德州市目前文化消费氛围如何? ”在很好、较好、一般、较差4个选项中,选择“较好,对大众的消费有积极影响”的市民占34%,选择“一般,不太符合大众的要求”的占56%。
“我觉得现在的文化消费氛围挺好的,”家住新城市花园的黄爱英说,“小区里有文化运动器材,每天下班之后都可以去锻炼身体。而且附近就有一个瑜伽培训班,我还能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又提升自己的气质。”丰华社区的魏大爷乐呵呵地告诉记者,“小区里会不时地开展一些活动,大家都参与进来,扭秧歌、包饺子、唱京剧,可热闹了。我们老邻居没事还都一起去文化宫唱唱戏呢! ”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选择文化消费氛围较好的市民大多是德城区居民,而认为文化消费氛围一般的则大都是各县的居民。
“我们县城电影院几乎都没有了,从原来的大影院变成了一个很小的剧场,放的都是一些老片子,根本没有一些新的影片。而且环境也不好,还不如自己在电视上看呢! ”家住宁津县的李小鹏说道。“我们小区里没有像样的体育健身器材,原来的篮球架、秋千、滑梯等早就坏了,还有的健身器材上面都是铁锈,根本没有办法锻炼。”夏津县的刘凤龙也表示了自己的不满,“没有人维修这些器材,孩子都不知道去哪里玩。 ”
在11月22日举行的中共德州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十四次全体会议上,德州市提出将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升市博物馆布展水平,加大大剧院建设力度,规划建设市图书馆新馆、市群众艺术馆新馆、市美术馆、市科技馆、市少儿图书馆,提高县市区文化馆、图书馆的档次,这让市民有了更多期待。
如何更好地促进文化消费
60%的市民在如何才能更好地促进文化消费的选项中,选择了定期免费开放文化艺术场所,28%的市民认为应该发展各种文化活动,让市民更多地参与。
“我认为应该大力建设文化广告、文化标志,增强宣传力度,提升德州市的知名度,增强文化竞争力,更好地促进文化消费。 ”德州学院的学生李宝文说。“我们家在外地的学生短期假期不便回家,经常结伴去看电影或者去唱歌,我觉得如果能够适当地增加一些短期的假期,也能够促进当地的文化消费。 ”来自吉林的任静说道。
在某事业单位工作的张文广对此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要想让文化产业不断升温,就必须不断创新,开发有特色的文化消费,培育新的文化消费增长点。政府应该积极引导文化企业投资,兴建更多适合群众需求的文化消费场所,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相结合,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 ”
前不久召开的中共德州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十四次全体会议让市民看到了希望。会议讨论了如何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满足市民的文化消费需求等议题。制定了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性文化建设,推动大型公共文化场馆后勤服务社会化等规划。决定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爱国教育示范基地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
会议还制定了一系列发展文化产业的措施,成为德州市发展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的“指向标”,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丰富城乡群众文化活动,将推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送欢乐下基层”活动经常化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加快城乡数字影院建设,确保一村(社区)一月放映一场电影。除此之外,德州市还将实施文化品牌打造工程,把董子文化作为德州核心的文化品牌。
□本报记者 曹清 刘平
新闻推荐
多措并举促发展 管好用好百姓钱,多措并举促发展 管好用好百姓钱
“一定要按照国家出台的相关法律、政策行使职权,按照市中心的部署开展工作,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要相互监督,保证缴存职工切身利益。 ”当记者走进德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宁津县管理部时,管理部主任李...
宁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宁津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