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静
如何建立新常态下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县地税局从“诚信办税”破题,做实做活以“信”用“信”、以“信”养“信”文章,探索出了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互融共赢的新路。
每年五六月份,是宁津县农机生产销售的黄金季,也是宁津县农机生产销售企业老板们最“愁钱”的时候。今年与以往不同,今年宁津县庆丰农机制造公司的老板不愁反喜,只因麦收前县信用社一次为他们放贷700万元,保证了公司的资金流动需求,这让众多企业同行们非常眼红。庆丰农机制造公司业务经理李鹏说:“我们公司不光从银行贷款顺畅,就是外出谈起业务来也底气十足、受人尊重,主要原因就是我们公司是全县的纳税信用A级企业,这可成了企业的一块金字招牌! ”
像庆丰农机制造公司这样的小微企业,在宁津县经济结构组成中占据了半壁江山。多年来,由于县内金融机构与这些小微企业间缺乏互信沟通,形成银行“有钱不敢放”、小微企业“缺钱贷不着”的“融资围城”怪圈。今年,县地税局拓展诚信办税服务新理念,本着“纳税人缺少什么就干什么”、“纳税人遇到什么难题就解决什么”的原则,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如何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上。县地税局采取与金融机构共同搭建“税银互动”的信用共享平台,最大限度地将纳税信用转化为融资贷款信用,定期向金融机构交流税务登记信息、税务信用信息、税务稽查信息、财务信息以及金融信用信息等基本信息,共享双方掌控的信用情况,沟通双方协作需求,解决税银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地税局还加大企业依法纳税监管力度,按月将失信人员及时录入诚信宁津征信系统,全面反映企业纳税信用,为金融部门提供科学参考依据,降低贷款风险。今年以来,县内已有5家小微企业通过“税银互动”平台成功获得银行贷款,贷款总额达4200万元。
以“信”用“信”,让守信者尝到甜头;以“信”养“信”,让失信者从“信”入流。自2014年以来,县地税局按照全县“诚信宁津”建设的总体工作部署,结合税收工作实际,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地税纳税人诚信征信系统,对纳税人偷漏税、违章登记、逾期申报、逾期纳税等14项涉税项目分别制定了减分标准,每月对纳税人的征信信息进行统计汇总。截止目前,已有36家失信企业列入失信“黑名单”,在县电视台进行公开曝光,在广大纳税人中引起强烈反响。县内某食品加工企业因去年的一次纳税失信行为,被列为“失信企业”,在全县通报,信誉受损,售货量一路下跌;今年,该企业痛定思痛,深刻认识诚信在经营中的重要作用,开始规范经营,依法纳税,并积极争创全县“优质纳税信用单位”,今年上半年,该公司销售收入同比翻番,产品畅销全国各地。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在全县曾有过纳税失信行为的30多家企业又重新回到依法纳税、诚信经营的行列中。
建立高效透明的办税新机制,是县地税局开展诚信办税的重要工作举措。近年来,该局全面落实公开制度,通过局官方网站、电子触摸屏、阳光地税平台等渠道,将税收政策、办税程序、处罚结果及减免税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开公布,定期召开纳税人座谈会,扩大社会各界和纳税人监督参与面,让纳税人了解税收、关注税收,提高纳税公信力。今年4月份,该局推出“阳光评税”办税新机制,让纳税人直接参与进来,和地税征税人员共同核定税额,让纳税人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杜绝“关系税”、“面子税”,让广大纳税人都缴上明白税、放心税,推诿扯皮不交、少交的纳税人明显减少,纳税遵从度显著提高。
新闻推荐
□ 杨勇我的家乡位于鲁西北平原——山东省宁津县城北十公里的大柳镇,在这里有闻名遐迩的名小吃——大柳面。顾名思义,大柳面最初发源于大柳镇。据史料记载,它源于清乾隆年间,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宁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宁津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