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ngLianShan黄连山也被称为千山,由海拔不到300米的40余座大小山头组成,属泰沂山系鲁中南山区西南麓延伸地带。山势连绵,起伏错落,新修的山间绿道蜿蜒其中,被山石和林木所掩映,伸向群山深处。驾驭着喝油的千里驹,沿着山路信马由缰,移步换景,仿佛每个视角都是自然造化精心设计的景致,只是需要有心人来慢慢发掘品鉴。
程倾之\文
谢经岭\图
都知道柴胡店镇是著名的酥梨之乡,随着《生死十日》、《红高粱》等影视剧的上映,独具鲁南晚清山村特色的葫芦套老村也渐为外人所知。没有统计过,全国各地不知有多少名为“葫芦套”的地名。但是可以肯定,以此命名,都是因为位置偏僻,群山环绕,有令外人不明路径之意。从葫芦套影视基地沿着山路往东北方向一路往上,山行六七里,才到黄连山风景区。
黄连山也被称为千山,由海拔不到300米的40余座大小山头组成,属泰沂山系鲁中南山区西南麓延伸地带。山势连绵,起伏错落,新修的山间绿道蜿蜒其中,被山石和林木所掩映,伸向群山深处。驾驭着喝油的千里驹,沿着山路信马由缰,移步换景,仿佛每个视角都是自然造化精心设计的景致,只是需要有心人来慢慢发掘品鉴。
秋日的山野汇集了自然界最艳丽最生动最纯粹的色彩:高大的乔木依然固守着沉静的墨绿;火炬树发出季节深处最强烈的呐喊;灌木杂树因势赋形,疏疏落落着红红黄黄;路边的山楂、柿子挑起小灯笼,如果车速不快,把手伸出车窗即可摘取;树下的枸杞子,山枣还有不知名的山果玲珑剔透缀满枝条。“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薄暮渐起,遥望远山如黛,山脊上数株婀娜多姿的树木,隐约只可见枝杈纵横,与山的轮廓浑然一体,宛如明清画家笔下的黄山水墨画册。
我们一路观赏,一边胜数着与黄连山渊源颇深的车祖奚仲墓、为商朝撰写《汤诰》而定天下的左相仲虺墓、孔子得意门生冉求墓、唐修筑的“老君庙”和摩崖石刻,还有号称鲁南道观之首的老北宫、古石寨等名胜古迹。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用来形容黄连山算得上最真切的写照了。
如果说葫芦套老村是古民居与现在影视外景相揉合的人文景观,那么黄连山区就是一块未经人工雕琢浑然天成的璞玉。想当初,西部地区的人们想要进入黄连山区首先要横渡古薛河,然后再翻越山岭才能到达。这种相对幽闭之所,既成为当地发展经济的制约因素,也成为黄连山得以保持原始风貌的有利环境。时至今日也只有一条东西向的柏油路通往山外,山间绿道是环山修筑的游览观光路线,在山坡上绕了半个弧形又回到东西向的柏油路上,在群山之中画了个不规则的圆,在这个圆里面正好形成一个小小的盆地,几个小村落就坐落在群山怀抱之中。遥望这盆地中小巧玲珑的山村,房田屋舍,阡陌纵横,炊烟袅袅,鸡犬相闻,恍若误入陶渊明的桃花源里。
淳朴的民风,保存尚完整的古朴建筑群,这才是真正的石头部落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像这种近乎原生态的田园自然风光越来越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忽然间想到柴胡店、黄连山,这两个地名之中不正包含着两味中草药名吗?《本草纲目》说柴胡是常用解表药,微寒,有疏肝升阳之功效。《伤寒论》说黄连泻心火。这正如柴胡店镇深藏着的黄连山是少有人至的苦寒之所,正因为如此,人们才要在纷繁的世事中挣脱出来,经常去走一走,以解表祛邪,泻火升阳,让芜杂的内心清静下来,持一份悠闲的心态,品味淳朴民风,细赏静美秋色,静守田园风光。
朋友们不禁纷纷商议着找时间关闭所有的通讯工具,步行来此长住了。诚然,风光虽好,但山居未必能够持久。这或许也如医家所谓黄连大苦大寒,阴虚津伤者慎用。如我们这般所谓要深山隐居的伪隐者来说,心志不定,意志不坚,山居小隐可以,长住未必耐得住孤寒寂寞。
新闻推荐
...
宁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宁津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