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丽萍
日前,宁津县柴胡店镇2015年度山东省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乡村连片治理”项目顺利通过验收,该项目对柴胡店镇东店刘、吕庄等8个村庄进行统一规划,连片治理,惠及村民近4000人。
人居环境改善
试点村共清理“三大堆”8000多立方米,清理沟渠、坑塘垃圾210吨,多年累积的卫生死角得到有效解决。围绕村容整洁,试点村制订了管护标准,探索建立了村级保洁员包街包巷责任制。王世英村通过村党支部号召、村民民主议事,对全村以胡同、街道为单位进行了“卫生监督责任区”划分,责任区内所有村民以户为单位每天实行“轮流值班”制,对责任区进行清洁,每个责任区的监督员负责监督落实,激发干部群众以主人翁的心态投入到村庄环境卫生维护中,实现了环卫一体化的规范化、常态化。项目建成后,8个试点村共修建公共厕所6处,新配备垃圾箱112个,安装太阳能路灯204盏,植树1313株,绿化草坪2515平方米,建花池墙2207米,粉刷美化墙面 8.2万平方米。
基础设施建设升级
柴胡店镇“乡村连片治理”试点村共铺设水泥路面7.25千米,修砌彩砖道路、人行道7245平方米,铺设路牙石9.86千米,胡同铺红砖8.7万平方米,修建排水沟10.2千米,维修桥涵2座,司庄、张庄村头的桥面重新铺设了水泥路面并加装了护栏,方便了村民生产生活出行。张庄村民张保海、张保生兴奋地说:“往年最怕下雪了,道路泥泞难行,半个月出不去村,今年村里水泥路铺好了,雪一融化随着就流进下水道,来我们村里买苹果的客户也越来越多。 ”张庄五分之一的村民种植苹果,11月下旬,一场大雪并未影响苹果销量。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的改善,为拓展了村集体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
和谐文明程度提高
日前,柴胡店镇吕庄的文体广场上热闹非凡,村民们茶余饭后都会来这打打球,健健身,聊聊天,其余7个试点村也都充分整合开发废弃坑塘或闲置土地建成了高标准文体广场,成为群众锻炼身体、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柴胡店镇试点村共修建文化活动场所865平方米,修建文体广场1.8万平方米,配套健身器材63套,新建篮球场1处,木廊架64米,景观亭2座,手绘“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德工程”、“儒学文化”“诚信建设”等内容的文化墙525平方米,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传承文明、提升素质,并积极开展“好婆婆”、“好媳妇”、“A级诚信个人”等评选活动,善行义举四德榜建榜率达100%,上榜率达65%。
民主政治建设增强
柴胡店镇试点村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始终围绕以民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各村成立了项目监督小组,按照事前民议、民定,事中民建、民监,事后民用、民管的原则,坚持公开公示,阳光操作。
吕庄在改造次路时,正值雨后,压路机压完路基后,吕庄项目监督小组成员吕一起、吕福来等发现由于土质湿度大,约50平方米路基地面出现反弹,他们及时向监理反映,监理人员迅速赶到现场做出合理的实施方案,施工方按照要求将土质湿度整改到位,保证了工程质量。该村在改造主路时,村民吕永坡毫不犹豫地腾出自家猪圈和已成材的树木,因而没有耽搁项目进展。像吕永坡一样,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很多村民为公益事业舍弃个人利益。柴胡店镇东店刘村党支部书记刘建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天天盯在现场,协调处理施工方与村集体及村民的事务,使项目顺利进行。
新闻推荐
□ 记者 公娜 通讯员 刘国红日前,在宁津县津城街道村纪检委员培训会现场,30名新上任的村纪检委员配戴上工作牌、领取了镇纪委发放的工作补贴,并聆听业务授课。县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张宪刚围绕“...
宁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宁津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