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店镇以实施“党建+”为统领,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组织引领、参与帮扶作用,促进了党建工作与各项工作的深度融合。
“党建+三联三增”,落实党建惠民
三联三增不是停留在让群众买化肥、农机,而是打破传统种植的一个手段。赵庄村在家种地的都是妇女、老年人,有的老年人因有病不能种,子女又不在家,为解决没有人种地的问题,村党支部以每亩1000元的价格流转120亩土地,然后通过与其他户调换地块,实现了合片种植管理,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实现了党支部和农民的双受益,真正让群众省心、省力、省钱。 4个村集体出资购买玉米联合收割机4台,以每亩低于市场10元的价格为群众开展收割服务,对年老多病、生活贫困的农民免费收割。同时刘仙、郑庄购进大型喷药机械也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集体购置的农机在让利于民的同时,增加了村里的集体积累。
“党建+现代农业”,实施产业富民
开展土地规模经营。蒙洼村党支部建立了小麦良种繁育基地。许庄村党支部帮助群众流转土地120亩,投资320万元建成了33个大棚,发展设施农业。在雒庄村党支部协调支持下,种粮大户田文强流转土地200亩,今年投资12万元安装了喷灌设施,提高了农业的现代化程度。小杜庄村党支部书记杜万恒计划流转土地200亩建设采摘园,该项目计划于今年下半年实施。吕庄村党支部流转土地500亩,发展种植洋葱和胡萝卜。肖庄村党支部计划流转土地300亩,发展大棚种植和光伏发电项目。 3月15日召开全镇“党建+现代农业”大会,动员群众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进一步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实现土地规模经营,促进群众和村集体双增收。
发展标准化、规模化养殖。今年该镇正与和善饲料公司对接,由灰街党支部在村以西流转土地100亩发展养殖大棚。肖庄村是传统的养殖专业村,但是规模小、效益低,村党支部流转土地80亩,建立了养殖园区。小杜村党支部积极适应保店镇的驴肉产业,发展了肉驴养殖,建立了双星养殖基地,年出栏量达到1000头以上。陈庄村的张国华在党支部的协助下发展了肉鸽养殖,肉鸽存栏1000对,年纯收入10万元。
发展乡村旅游业。孙庄村是传统的果树专业村,园内梨树百年以上,2015年引进了优质赛马45匹,建立了马场,开挖了占地10亩的垂钓池。该村党支部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保存了该村的梨园,成为该村的一笔不小的财富,果树种植不但成为当地群众致富的主导产业,而且发展该村的旅游产业有了一定的资源优势。
“党建+民生事业”,共享发展成果
抓好两区同建,改善居住条件,提高群众幸福指数。为改善群众的居住环境,保店镇先后在许庄、东长村实施了社区建设。党支部主动联系就业岗位,让他们到开发区的企业打工、发展养殖、手工加工等致富项目。2016年按照县委要求重点抓好新型城镇和大社区建设,规划占地150亩,规划了建筑面积10万平,可容纳3500人的中心社区。吸引和带动周边东高、西高、战庄、王免、杨西、方庄等6个村的居民向镇驻地集聚转移。
发展社会事业,为群众排忧解难。作为村党支部,要一手抓好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一手抓好民生事业,把群众的衣食住行放在心上。 2015年,西街、南辛庄等村的党支部多方筹集资金硬化村内街道,解决了多年来群众出行难的问题。保店五个街党支部协商完成了自来水改造,解决了保店街群众的吃水问题,勃罗寨、东孙等村的党支部投资10多万元实施了水利工程建设总长度3000米,灰街村党支部发动群众投资18万元建蓄水池两个。
抓好***,落实“一对一”帮扶。该镇对年人均收入较低的21个贫困户进行重点扶贫,建档立卡,由11名班子成员和10名中层干部携手村党支部进行“一对一”帮扶,充分发挥村级班子和党员的作用,结成帮扶对子,并结合贫困户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方案、工作措施、脱贫计划,坚持不脱贫不脱钩,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保证按时间节点全部脱贫。
“党建+诚信建设”,优化社会环境
镇机关党支部坚持弘扬正气,提升诚信软实力,成立了诚信志愿者服务队,深入到农村、集市、敬老院等开展活动。创建“诚信示范村”6个、“诚信示范企业”1个,评选A级诚信个人120名。各村党支部完善了87个村的村民公约,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四德榜上榜率达到70%。建立城乡环卫一体化长效机制,以诚信打造美丽家园。镇直各部门工作业务办理需要“诚信”把关,把诚信落到实处,让守信者受益,让失信者寸步难行,在全镇营造浓厚的诚信氛围。
“党建+廉洁勤政”,促进社会和谐
支部书记带领两委成员严格坐班值守制度,解决实际问题,并做好记录。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全面加强“三资”清理工作。发挥村级纪检委员的作用,落实月报告制度,严格纪律和监管作用,实行全过程监督,关注到细致末梢,杜绝群众身边腐败。
(保店办公室)
新闻推荐
付清文,杜集镇常洼村小付庄人,生于1924年,据老人说,他只记得自己是属鼠的,根据年龄推算出来的出生年份,他说在那个年代大家都过得度日如年,很多人都不记得自己的出生年月,现在老人92岁,住在宁津县光荣院。...
宁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宁津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