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波是一个残疾人,在成为平原县腰站镇残联干事以前,是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当得知该县残联面向社会招聘干事时,他毫不犹豫地放弃了优越的工作报了名——
3月28日,李洪波再次来到平原县龙门街道办事处手工艺加工厂,看望在这里工作的残疾人李刚。李刚因为腿部有残疾,找不到工作,曾经一度生活在苦闷中。李洪波得知后,多方协调,终于帮他找到工作。李刚感动地说:“是他让我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
李洪波,一名肢体残疾人,他参加工作仅一年,就被评为2010年度 “平原县残联工作先进个人”。
为助残放弃优越工作
之前,李洪波曾在一个基层卫生室工作,待遇还算不错。当该县残联面向社会招聘干事时,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亲戚朋友们都持反对意见:基层残联干事跑腿多、工资低、环境简陋,哪有做医生好啊?而李洪波却说: “我是一个残疾人,能深切地体会到残疾人在各方面的苦楚,只要能为他们做些事,我的心里就很快乐。”
上岗前,李洪波买来了 《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书籍,埋头钻研了一个多月。李洪波说: “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就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来。”
跛足跑遍407户残疾人家庭
刚踏上工作岗位,困难在所难免。以前,镇上没有专人负责残疾人的工作,全镇残疾人的底数不清,工作很难细致展开。于是,李洪波开始走家串户,摸底调查,用一个多月的时间跑遍了407户残疾人家庭,为他们建起了详细的个人档案。
2009年12月中旬,正值十冬腊月天,他准备去走访处于偏远村庄的赵延文夫妇。路途较远,所骑的电动车半路上就没电了,李洪波腿部有残疾,走路不方便。但他硬是推着电动车蹒跚步行了20多里路,来到了赵延文夫妇家。进门以后他顾不得寒冷和腿部钻心的疼痛,就开始询问情况。两个多小时的谈话以后,他又推着电动车一步步挪回了家。等他迈进家门口时,已经是晚上8点多钟了。由于走路过多,双脚磨起了好多水泡,腿脚钻心的疼痛让他一夜没有睡好。
做残疾朋友的知心人
李洪波有一本厚厚的笔记本,里面记载着很多困难残疾人的情况。哪个人家里碰到了难事儿,哪个人急着要找工作,哪个人需要帮扶……
该镇南窑上有一名12岁的失聪儿童,因为听力障碍,自卑、孤僻,不愿上学。父母和他无法沟通,想到李洪波曾经做过医生,所以找他帮忙。李洪波就像大哥哥一样跟孩子耐心交流,给他讲张海迪、贝多芬等残疾名人的励志故事。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努力,终于让孩子敞开心扉,高高兴兴地背起了书包。他凭借自己做过6年医生的经历,当起了残疾人的 “片医”,定期到辖区内的残疾人家中义诊。
李洪波不仅是这些残疾人精神上的依靠,同时还是他们事业上的好帮手。为了帮助残疾人脱贫,他动用所有关系,跑遍了该县所有的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成功安排了本镇10余名残疾人就业。该镇南街的栾明国是一个肢体三级残疾人,精通电动车维修技术,打算自主创业,但是找不到店面、缺少资金。在得知这一消息后,李洪波主动找到他,帮助他找店面、筹资金。在李洪波的帮助下,栾明国开起了一个电动车维修店面,年收入达到1万多元。□王芳 付彬
新闻推荐
4月15日,平原县王杲铺镇王吉军的七彩鸡蛋以每个1元的价格,被包头的客户收购。2009年王吉军养殖了7000多只七彩山鸡,一茬下出山鸡蛋80多万枚,年纯收入达10万多元。任俊莉 董克礼 王爱富 摄...
平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