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杨德林 宋延涛 通讯员 孙鹏飞)“我们的生活已经和城里人没啥区别:住上了楼房,用上了暖气,喝上了自来水,烧上了天然气,柏油路通到了家门口。 ”12月18日,平原县坊子乡大蔡社区居民郭平华这样对记者说。
通过两区同建,今年全市建成、在建农村社区340个,启动建设产业园区876个,有10万多户农民像郭平华一样搬进了楼房,67.9万农民在社区附近的各类产业园区实现就业。
农村城镇化重点是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今年以来,德州市围绕推动跨越发展、建设幸福德州,继续把两区同建作为“三农”工作的突破口和总抓手,强力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和管理,加快农村产业园区提档升级。全市并建点由1184个调整为600个左右,每个农村社区规划居住人口5000人以上,县城周边、乡镇驻地建设万人社区。同时,加强农村社区管理信息化建设,积极探索创新物业管理、村民自治模式,推广应用农村社区管理与服务系统,着力打造社区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向农村社区延伸。
高标准规划农村产业园区。今年以来,德州市结合县域、镇域产业布局,优化调整产业园区规划。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718家。建立健全园区产业发展机制,通过推进土地流转、发展农村合作组织、有序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等措施,加快产业园区发展。以构建“10+3”现代产业体系为契机,结合农副产品加工体系建设和社区产业规划,积极引进农副产品加工、工业配套加工、农村商贸物流等项目,以项目建设引领园区建设。全市共规划农业、工业、商贸产业园区1538个,目前农村工业园区已发展到421个,占农村产业园区的48%,全市工业化率达到54%。
通过两区同建,推动了居住向社区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就业向城镇集中,有效改善了农民的居住环境,转变了生产生活方式,让农民在更大程度上分享到城市化带来的实惠。今年9月7日,全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现场会在德州市召开,省委副书记王军民指出:德州以两区同建推动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走出了一条符合农村实际的新农村建设路子,创造了城乡一体、两区同建、三化同步的新鲜经验。
新闻推荐
1月5日,60岁的张善学在2013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山东中医药大学考点外展示准考证。张善学是平原县前曹镇林庄中学的一名退休英语教师,为实现心怀已久的研究生梦,今年第四次参加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
平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