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讯 (任俊莉 郝胜军 李莎莎)3月7日,平原力量天虹新能源有限公司选拔了两名核心技术人员到省中希太阳能热能储存国际合作研究中心学习热能储存技术。该中心是平原县首家与国外高校合作建设的国际合作研究中心,列入2012至2014年度中国与希腊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将在3年内形成太阳能中高温系统国家专利10项以上。
“县域经济发展,不仅要引进人才,更要借助高端人才的智慧。 ”平原县委书记马善军说。
该县与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所、环资司循环经济处和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合作,编制了 《循环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和 《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指导性规划》,通过了北京专家的评审,上述规划成为平原县发展循环经济的“导航仪”。与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编制了幸福大道两侧的概念性规划,实现了与中心城区总体规划的科学对接;与浙江万邦集团合作,编制设计了《平原万邦国际卫星城产业规划》,将投资450亿元开发建设医药化工、装备制造、文化创意等8个产业综合体。邀请山东大学20名博士后来到平原,与36家企业签订合作意向,带来69项实验室资源,帮助企业解决化工、机械制造、新型建材加工等领域难题百余个。邀请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40余名博士后担任“星期天工程师”,筹建 “校企联合试验室”12处,44项科研成果成功转化成专利技术和专利产品。
借助县里的“借脑”行动,平原县80多家企业与高校联姻,把实验室建进高校。山东福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企业研发中心建到了华东理工大学,开创了校企合作新模式。该企业与高校合作开发的生物发酵新产品就有30多个,多个研发项目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以高校优质的师资力量提升本地人才水平,依托产业集聚推动人才集聚,去年以来,该县组织33名重点企业厂长(经理)赴山东大学参加为期一年的 “成长型企业高端研修课程培训班”,拿出33万元给他们承担部分学费。选送近500名优秀员工到复旦大学等30余所高校进行专项培训,引进博士、专家、高级技师等各类高层次人才180多人。
一系列“借脑”举措,激发了发展活力。截至目前,平原县建立院士工作站1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申报各类科技项目25项,获授权专利129件。
新闻推荐
3月28日,走进平原县腰站镇西咸村麦草画艺人咸德顺的家,他正在工作台上,忙着创作新的麦草作品 《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 55岁的咸德顺,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1994年,村里来了一位擅长用麦草作画的手工艺...
平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