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间,先后投入12万余元,四处搜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老一辈革命家的画像、照片等红色藏品,他就是平原县红色收藏爱好者王金耕——
4月6日,正逢平原县张华镇集市,一位年近花甲、面容清瘦的老人在古玩摊前时而双眼放光,时而摇头叹息,格外引人注目。这名正在“淘宝”的老者是张华镇和腰站镇集市的常客,他就是平原县腰站镇梁庄村红色收藏爱好者王金耕。
王金耕是个地道的红色收藏迷,他的家更像是一个红色收藏展览馆,客厅、卧室的墙上挂满了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刘少奇等伟人的画像、照片。“他呀,搞收藏已经疯了。 ”王金耕的老伴说,他甚至请照相馆的师傅在自己照片的边角处也加工制作上毛主席像。在这些收藏中,王金耕最宝贝的就是他每次外出时佩戴的毛主席像章,“出门前一定要擦拭一遍,晚上睡觉时放在枕头下面”。
“算意外吧。 ”说起红色收藏,王金耕笑了。 2009年的一天,55岁的他去腰站赶集,花10元钱在古玩摊上买了一对做工精美的石榴花瓶。回家后,他无意中发现敲击花瓶发出的声音十分动听,从此迷上了古玩。有了这个爱好,没上过几年学的王金耕开始查字典、翻历史书“研究”自己的宝贝。书看得多了,他对红色收藏产生了浓厚兴趣,逐渐成为红色收藏圈的“名人”。
“红色收藏不仅能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还能表达自己对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王金耕说,老伴儿在自己的影响下不但不反对他搞收藏了,有时候还帮他“淘宝”呢。 5年来,他收藏的红色藏品已有1130余件,涵盖书画、票据、刺绣、报刊、纪念章、老照片、电影宣传画等多个种类。其中,关于毛泽东的藏品最多,有照片、全集肖像和刻有其画像的茶壶、瓷盘等。
买一个花瓶花去6000元、5年先后投入12万余元,这些平常人无法理解的事,在王金耕看来,是一种精神追求。“收藏使人增长知识,也能让现在的年轻人更了解过去那段难忘的岁月,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王金耕说,“我收藏的是历史,弘扬的是文化。 ”
□本报记者 吕爽 本报通讯员 陈广星 郭书华
新闻推荐
3月29日,平原县公安局召开“公安机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强作风建设推进公安工作科学发展报告会”,会上,北京师范大学殷学仁教授向平原县公安局赠送了欧阳中石题词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丛书...
平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