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非常感谢政府,不仅帮我请技术员,安排贷款,还帮忙联系公司收购,都不用发愁产品销不出去。我现在有了自己的‘事业\’,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近日,陵县陵城镇的徐连宝感激地说。
近年来,德州市人口计生委着力打造一系列计生民心工程。根据省计生委、计生协会大力开展“计生助福”行动的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建设幸福德州的战略部署,从2013年始,德州市开展计划生育家庭双进共建工程,即“致富项目进村、技能培训进户,携手共建计生文明幸福新家园”。该工程涉及全市96个乡镇,共建105个示范村,约1117户得到帮扶,截至目前,已发放贷款1468万元,计划6月底贷款全部发放。
产业帮扶让村民早日富起来
陵县边临镇的木业加工业是全镇的特色产业。近两年,通过“双千帮扶”工程,共扶持了近百户木业加工户发展生产。在前两年低息贷款的基础上,今年,“双进共建”工程采取整村推进的方式、无息贷款的形式对计生贫困户进行帮扶,陵县共确定帮扶村16个,每村给予不少于30万元的无息贷款,并提供精心服务,使帮扶户增加收入,逐步摆脱贫困。
2011年,边临镇西于架村的于金玉想办一家木片加工厂,但由于缺少资金又缺技术,让他十分发愁。镇计生协会在得知于金玉是双女户,属于计生帮扶对象后,便把5万元贷款送到了他的家中,这使得于金玉创业信心大增。从那时开始,他起早贪黑投入到企业发展中。如今,他的产业越做越大,整个厂区已占地3亩半。 “现在虽然累点,但1年能挣到10多万元,比出去打工强。 ”于金玉自豪地说。
自开展帮扶工程以来,陵县投入帮扶贷款2102万元。通过多种形式帮扶,目前已有379户农村计生贫困计生家庭,从根本上摆脱了贫困。
找准项目 展村民特长
上午10点钟,户外日头正盛。平原县坊子乡任铺村的村民张付林顾不上天气炎热,在自己的西葫芦大棚里忙碌着。望着满棚的西葫芦,50岁的张付林笑得格外灿烂。在他眼里,这绿油油的西葫芦将为他撑起增收的“致富伞”。“这一个大棚1年就能赚七八万,你看现在种菜,不管是洒水、喷药、保温都是非常有技术的……”谈起种植西葫芦的事儿,张付林讲得头头是道,周围人都夸他专业技术强。 “别看我现在像专家,要不是乡镇上请的技术人员帮忙,我哪能有今天这两把刷子。 ”张付林一边开着玩笑,一边料理着他的西葫。他告诉记者,平常只要遇到种植上的问题,农业局、蔬菜局和农机站等部门的专家就会到家里进行帮助。
据记者了解,2013年开始,德州市人口计生委、计生协会在协调农村信用社对确定帮扶的计生贫困户发放无息贷款外,还邀请市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蔬菜局等种植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进行现场指导。同时,县乡两级计生部门为了提高任铺村种植管理水平,还聘请蔬菜种植专家,通过召开蔬菜种植培训会、入户进行现场指导,对基地示范户进行蔬菜种植专项技术培训,增强了农民的致富能力。
□见习记者 郑惠 本报通讯员 杜玉梅 王法成
新闻推荐
平原县赵先生:我是平原县中化化工厂家属院居民,自6月15日起,家中的自来水出现很多气泡,我怀疑水质出现了问题,请问能否继续饮用,是否对身体有害?记者调查:据平原县供水公司工作人员介绍,因平原县开发区供...
平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平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