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新闻 夏津新闻 平原新闻 齐河新闻 临邑新闻 庆云新闻 宁津新闻 禹城新闻 乐陵新闻 武城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德州市 > 平原新闻 > 正文

满春重:探索传统农区城镇化之路,满春重:探索传统农区城镇化之路

来源:德州日报 2013-09-04 16:58   https://www.yybnet.net/

■必须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为“四化”同步打造新平台

■加快农村经济集约化发展

■促进城乡要素加快流动

嘉 宾 简 介

满春重,男,回族,1956年生,山东武城人,中央党校研究生,现任中共德州市委副书记。曾任武城县四女寺公社民办教师,县委办公室干事,组织部组织员、副部长、部长,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县委副书记、副县长;平原县委副书记、县长,平原县委书记;陵县县委书记;德州市政府副市长,市委常委、秘书长等职。省十次党代会代表,市十三、十四次党代会代表,市十六、十七届人大代表。

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德州经过近年来的不断探索,走出了农业大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为传统农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借鉴。德州市是如何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如何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日前,本报记者邀请市委副书记满春重做客《经济会客厅》,就相关问题进行了专访。

实现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两个转变”

王育恒(以下简称王):今年,市委、市政府把加强两区同建作为全市12条工作线之一,抓好新型农村社区和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全面提高农民生产生活质量。请您介绍一下这项工作取得哪些成效?

满春重(以下简称满):经过近年来不断实践,德州市两区同建工作呈现出一系列带有方向性的新变化新趋势,实现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两个转变”。

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全市建成和在建集中居住式农村社区378个,入住农户20万户。一大批现代气息浓郁、环境整洁优美的新型农村社区,历史性地改变了传统农村房屋破旧矮小、村庄脏乱差的状况。

农村经济集聚集约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全市已开工建设农业、工业、商贸等各类经济园区876个。 2012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9602元,比2008年增长69%,连续4年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其中,来自各类园区的收入占总收入的40%。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幅跃居全省首位。

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农村社区建设已盘活约10万亩的农村建设用地,吸引52个大项目签约,总投资934亿元。农村社区和园区建设为城市资本下乡提供了载体。 3年来,城市工商企业到乡村办加工企业1038个,投入资本29.7亿元。

拉动内需作用明显。开展两区同建提升了农村住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的投资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使两区同建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维护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拓宽了选拔村干部的范围和视野,配强了村级班子。两区同建为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创造更多机会,解决了15.6万留守儿童、24.5万留守妇女、42万留守老人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两区同建,能更好地解决农村现实问题

王:德州市积极开展两区同建是基于哪些因素的考虑?

满:德州市积极开展两区同建,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贯彻落实中央战略部署、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的需要。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部署,十八大又对推进城镇化进行了强调。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城镇化、土地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将是德州市农村工作又一次重大的变革。

解决德州农村现实问题的需要。德州市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1/16,人口占全省的1/17,而行政村数占全省的1/10,村均人口比全省少271人,500人以下的村占到57%。这样小的村庄规模,直接导致了四大难题:村级组织运转成本高,农民负担重;很难选出有能力的带头人,村级班子力量偏弱;村多村散,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效果差;农村宅基占地过多,浪费严重。

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需要。仅就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来算账,德州全市有400多万农民、100多万农户,按建一户新住房投入12万元左右计算,全部建成新型社区后,将会产生1000亿元以上的消费和投资拉动,再加上产业园区的建设,消费和投资的拉动还会更大。

改善农村民生的需要。改革开放30多年农民期盼像城市人一样享受现代文明,但是这单靠一家一户不可能解决,必须靠党委、政府来统一组织推动。对此,我们立足农村实际,借鉴外地经验,在全市启动了两区同建工作,以此推进全市城镇化进程。

健全工作机制,全力破解难题

王:两区同建工作中遇到哪些困难?采取了哪些相应措施?

满:困难主要表现在工作推进、土地指标、建设资金、和群众工作等几个方面。为此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健全工作机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两区同建工作,先后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任主任的推进两区同建战略委员会,由市长任总指挥,市委副书记任常务副总指挥的全市两区同建指挥部,并抽调人员集中办公。指挥部设6个组,组长都是市级领导干部。县乡两级也都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形成市、县、乡镇、社区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同时,把两区同建工作列为科学发展重点考核内容。

破解工作难题。将社区建设与土地综合整治相结合,实现节约集约用地,多渠道多形式解决社区建设资金;对涉农政策、资金、项目进行捆绑,集中支持农业农村发展;市、县财政列支专项资金以奖代补支持鼓励农村社区建设。

强化社会帮扶。在全市开展了两轮为期3年的“百企连百区、百局帮百区、领导干部包社区”工程,组织动员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市县乡领导干部帮扶农村社区,包点促建。

做好群众工作。两区同建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符合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和愿望。通过报纸、电视、广播、宣传栏、张贴标语等多种方式积极宣传发动,同时在规划选址、住宅样式、搬迁补偿、建设方案等各个环节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尊重群众意愿,凡是达不到95%以上的村民同意并签订“拆旧购新”协议的,一律不准强行进行旧村拆迁和新社区建设,从而确保工作稳妥推进,不发生问题。

工作创新,实现两区同建良性互动

王:在工作推动上,德州市有哪些创新?

满:创新建设模式,同步规划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和农村经济园区。每个新型农村社区都配套建设有产业园区,有的是工业园区,有的是商贸物流园区,大部分则是农业产业园区,比如,蔬菜、苗木、花卉、养殖等。产业园区一般都采用租赁农民土地,农民进园打工的模式,有效解决了农民一家一户分散种植不方便、效益低的问题,实现了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和租金、工资双份收入,促进了农民增收。

创新推进模式,社区建设在时序和空间布局上科学合理。在社区建设上,坚持统筹规划、全面启动、分步实施、重点先行、持续推动的原则,以乡镇驻地为重点,实施县城乡镇驻地周边、交通干线周边和产业发展聚集区、农村观光旅游区“两边两区”突破战略。主要采取了政府统拆统建、乡镇驻地沿街开发、企业和社区联建、社区自建4种模式。

创新经营体制,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以此为主体推进土地有序流转,实现规模经营。目前,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8500多家,农业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88%。

家门口就业,为“过上好日子”提供收入保障

王:两区同建关键在“同”,如何让农民既要住上好房子,还要过上好日子?

满:农村社区是城镇化的基点,产业园区是农村社区的支撑。在推进社区建设的同时,我们下大气力抓好产业园区。目前,每个社区都有主导园区,每个园区都有主导产业。全市近30万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占农村务工人员总数的44%。

在产业选择上,突出当地产业特色、细化专业分工、形成产业链条,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

以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为平台、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股份化试点为动力、以农民专业合作为组织形式,按照产业生态高效的要求,高标准规划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促进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形成了粮食、棉花、蔬菜、畜牧和花卉苗木五大主导产业齐头并进,加工业、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新格局。

县、市开发区重点培育具有较强带动能力的骨干龙头企业,突出辐射功能;乡镇园区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突出配套功能;社区园区着力发展农业产业园,突出参与功能。同时,以支柱产业为依托,全市规划建设了一批专业批发市场和物流园区,促进了工业品和农产品、城市与农村的双向流通。全市两区同建开工建设工业园区202个,引进项目1202个,总投资368亿元;农业园区455个,总面积76.8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8.3%;商贸园区162个,集中了全市乡村37.1%的个体工商户和29.7%的私营企业;建成和在建乡村休闲旅游园区47个,年乡村旅游收入达20多亿元。

有效规避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病”和“农村病”

王:德州经验有何示范意义?

满:两区同建的意义,不仅是实现了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双转变,而在于它找到了一个新型城镇化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走出了一条传统农区城镇化的新路子。农民社区居住、园区就业,一个大社区就像一个小城镇,初步实现了农民“离土不离乡、就业不离家、进厂不进城、就地市民化”的美好愿望。

全国著名“三农”问题专家、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党国英指出:德州的两区同建,通过农村就地城镇化使城市重心下移,加速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培育与成长过程,有效规避了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病”和“农村病”,为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打造了新平台,对中国广大传统农区实现城乡社会一体化具有示范意义。

今后,市委、市政府决心以全域城镇化为目标,大力实施统筹城乡“三步走”发展战略,将用10年左右的时间,让全市农民住进产业生态高效、环境优美宜居的新社区,过上文明健康、和谐幸福的新生活。

(本期助理 高仕照 李俊德)

新闻推荐

文化惠民,提升幸福指数,文化惠民,提升幸福指数

作为十艺节承办城市之一,我市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市博物馆、德州大剧院等文化场馆相继建成, 2900个文化大院遍布农村,5000个农家书屋数字化升级——...

平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满春重:探索传统农区城镇化之路,满春重:探索传统农区城镇化之路)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