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许铺社区王仙村王秀兰的低保情况已经由民政部门落实,西街村张洪海反映的在家看病问题已经由社区卫生院办理,堤下王村的麦田遮阴问题矛调中心已经解决……”10月14日,龙门街道办事处进行网格化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活动内容通报。
今年以来,龙门街道办事处本着“全员参与、划片包干、按人定户”的原则,按照联系服务对象不重复不遗漏的要求,108名机关干部每人联系5名党员和5名群众,实现社区、自然村和党员、群众全覆盖,力所能及的为基层群众办一批实事、好事,实现党员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群众诉求渠道进一步畅通。
龙门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赵宗辰在联户王秀申的家中,得知他的养女为了伺候他老两口,想将孩子从乐陵转到平原县就学的意愿时,赵主任二话没说,当即联系了离他家最近的学校,并协调学校每年按贫困生标准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开学当天,赵主任亲自把孩子送到学校,还为其带去了书包等学习用具,高兴得王秀申一家人合不拢嘴。
“走访是用脚量出来的,脚上的泡有多少,知道群众的疾苦就有多少;只有真走实访,才知道老百姓的困难,才能打心眼里关爱群众、体谅群众、帮助群众。”街道党委书记徐桂元对基层走访这样解读。
“联户干部每月必须对所包村庄的群众走访一遍,按时上交走访日记,7天内解决群众提出的问题……”龙门街道办事处在此次“网格化”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活动中,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走访制度”,形成了反映问题、解决问题、反馈问题办理的工作机制。为保证考核真实性,党建办和督查办每月利用问卷调查、电话随访、入户抽查的形式对联户干部的走访纪律、走访次数、解决问题情况进行群众测评,将测评情况在下周日调度会议上进行通报,严格杜绝了假入户走访现象。
“现在联系俺的干部可帮了俺大忙了,看到俺行走不方便,主动请来医生为俺看病查体,俺也不用再让孩子们请假搀着俺去医院了,人家每周都上门来一次,别提有多方便了。”西街村患病群众张洪海道出了心里话。针对社区老年群众出门看病行走难问题,办事处主任仇洪雷协调社区卫生院开设了“家庭病房”,为12340名群众建立了健康查体档案,着重对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高血压、重性精神病患者等人群为工作重点,优先覆盖、优先服务,形成“一对一”上门服务。
联村联户干部不仅仅体现在关心群众上,在帮民致富和排查矛盾纠纷上他们更是不在话下。尤以许铺社区和军仓、鑫河社区的大棚户居多,社区干部和农技站人员忙得团团转,每天奔忙于各个大棚间。不仅如此,为了帮村民来城里捎化肥农药,社区主任张金华自掏腰包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只要有群众拨打“便民联系卡”上的电话,张金华便会随叫随到,受到了大棚户的一致欢迎。
据统计,自活动开展以来,联村联户干部累计为群众办理老年证42件,为群众买种子化肥36次,为群众到派出所落户口35次,解决矛盾纠纷23起,办理各种送温暖事情110余件。上半年,龙门街道办事处的信访案件同比下降13%,12345市民热线千人比为千分之0.5,为全县最低,回访满意率全县最高。
(侯富强 张静)
新闻推荐
市妇联观摩团来平原县观摩妇女儿童公益服务项目开展情况,市妇联观摩团来平原县观摩妇女儿童公益服务项目开展情况
本报讯 (记者 王颖)11月9日,市妇联主席张惠君带领观摩团来平原县观摩妇女儿童公益服务项目开展情况,县委副书记赵明国陪同。观摩团一行先后深入到王庙镇、王杲铺镇进行实地观摩,在听取了有关情况汇报...
平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平原县这个家。